IPRdaily报告:饿了么位列智能取餐柜专利申请量第一

拾枫
2021-12-09 14:14

format-jpg

12月9日消息,今日,全球知识产权综合信息服务提供商IPRdaily发布了一份智能取餐柜专利领域的趋势报告。作者沈阳工业大学教授、中德知识产权学院院长易玉试图通过对智能取餐柜领域相关公开专利进行分析,审视行业的技术创新及商业变革的趋势,为我国智能取餐柜的相关从业人员提供参考和借鉴。

据介绍,本次分析范围为国内智能取餐柜相关的已公开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专利范围包括餐饮外卖场景下与智能柜相关的技术以及传统物品暂存柜、快递柜的通用技术,专利数据来自智慧芽专利检索平台。

报告通过对国内智能取餐柜公开专利的梳理发现,仅在2020年,已经公开的专利申请量就已达到205件,2021年全年的预计数据会更高。在智能取餐柜专利排名前五的申请人中,饿了么申请量居首位,已公开的申请数总计为144件,新北洋、智莱分别位列第二和第三,紧接其后的还有东城电子和美团。

format-jpg


TOP5专利申请人的技术领域主要包括:无接触存取(便捷开柜)、AIOT(人工智+能物联网相关的如置物感应)、智能格口分配、通用柜功能(如开柜功能、身份识别及补救等)、安全及运维(如底层控制和运营管理)和机电结构。

相对硬件制造商新北洋、智莱等专注于智能取餐柜的机电结构类的创新,以饿了么、美团为代表的系统集成商在创新层面则更加立足于存取餐业务场景下的技术功能开发,比如,饿了么的快捷存取、高并发存取(如午晚高峰时段的大并发存取)、存取餐信息多渠道触达等专利技术,在方便骑手、用户高效便捷存取餐上产生了较好的效果。

format-jpg

报告指出,受因于疫情,社会公众对无接触配送、食品安全等产生了更迫切的需求,行业也敏锐地意识到智能取餐柜作为防疫期间的刚需产品,不同于传统快递柜的功能需求,因此,在无接触存取、AIOT、智能格口分配、通用柜功能、安全及运维等方面进行了相当密集的技术创新,尤其是饿了么在上述无接触存取、AIOT、智能格口分配、安全及运维方面申请专利最多,其中大部分为科技含量较高的发明专利。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9月,饿了么智能取餐柜通过了食品接触材料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的测试,成为行业内首批通过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的智能柜。

据悉,蜂鸟即配旗下的智能取餐柜项目今年被列为S级项目,负责人陈黎需要定期向阿里巴巴董事长、CEO张勇汇报。

1、该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电商派观点或立场,文章为作者本人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2、电商号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发现文章、图片等侵权行为,侵权责任由作者本人承担。
3、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info@dsb.cn
相关阅读
8月14日消息,饿将新增《假一赔四服务规范》,于2025年08月19日生效。根据规范,“假一赔四”服务是指用户购买带有“假一赔四”服务标签的商品后,如商品被鉴定为假冒商品的,商家须履行“假一赔四”的承诺。
8月1日消息,为了缓解商家高峰期出压力大、出超时、骑手催等问题,饿上线“卡上报”功能。商家通过此功能上报卡后,系统将延迟呼叫骑手或延长门店承诺的出时间,帮助商家有序出。据了解,目前该功能可由系统识别提醒,也可由商家主动上报。
7月29日消息,为加速饿智能硬件设备推广,助力生态合作商快速开拓外卖智能硬件市场,饿特推出生态合作商接单宝“限时返现”活动,以现金返现激励,全额达标最低可享2折进货价。赋能合作商拓展业务、创造价值,推动行业高效数字化发展。
7月26日消息,以“数联万家 智慧民生”为主题的普陀区数字未来社区试点项目启动仪式在近日在上海市普陀区万里街道举办。活动现场,万里街道与饿、高德共同启动数字未来社区的建设,各方将以AI数字技术赋能基层治理,塑造未来社区新样板。
饿智能头盔X3搭载首个行业骑手AI助手,帮助骑手提升工作体验、送单安全和配送效率。
企业暗处,往往藏着大量蛀虫。
上海警方:将始终保持对涉企经济犯罪的严打高压态势,坚决维护企业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