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Rdaily报告:饿了么位列智能取餐柜专利申请量第一

拾枫
2021-12-09 14:14

format-jpg

12月9日消息,今日,全球知识产权综合信息服务提供商IPRdaily发布了一份智能取餐柜专利领域的趋势报告。作者沈阳工业大学教授、中德知识产权学院院长易玉试图通过对智能取餐柜领域相关公开专利进行分析,审视行业的技术创新及商业变革的趋势,为我国智能取餐柜的相关从业人员提供参考和借鉴。

据介绍,本次分析范围为国内智能取餐柜相关的已公开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专利范围包括餐饮外卖场景下与智能柜相关的技术以及传统物品暂存柜、快递柜的通用技术,专利数据来自智慧芽专利检索平台。

报告通过对国内智能取餐柜公开专利的梳理发现,仅在2020年,已经公开的专利申请量就已达到205件,2021年全年的预计数据会更高。在智能取餐柜专利排名前五的申请人中,饿了么申请量居首位,已公开的申请数总计为144件,新北洋、智莱分别位列第二和第三,紧接其后的还有东城电子和美团。

format-jpg


TOP5专利申请人的技术领域主要包括:无接触存取(便捷开柜)、AIOT(人工智+能物联网相关的如置物感应)、智能格口分配、通用柜功能(如开柜功能、身份识别及补救等)、安全及运维(如底层控制和运营管理)和机电结构。

相对硬件制造商新北洋、智莱等专注于智能取餐柜的机电结构类的创新,以饿了么、美团为代表的系统集成商在创新层面则更加立足于存取餐业务场景下的技术功能开发,比如,饿了么的快捷存取、高并发存取(如午晚高峰时段的大并发存取)、存取餐信息多渠道触达等专利技术,在方便骑手、用户高效便捷存取餐上产生了较好的效果。

format-jpg

报告指出,受因于疫情,社会公众对无接触配送、食品安全等产生了更迫切的需求,行业也敏锐地意识到智能取餐柜作为防疫期间的刚需产品,不同于传统快递柜的功能需求,因此,在无接触存取、AIOT、智能格口分配、通用柜功能、安全及运维等方面进行了相当密集的技术创新,尤其是饿了么在上述无接触存取、AIOT、智能格口分配、安全及运维方面申请专利最多,其中大部分为科技含量较高的发明专利。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9月,饿了么智能取餐柜通过了食品接触材料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的测试,成为行业内首批通过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的智能柜。

据悉,蜂鸟即配旗下的智能取餐柜项目今年被列为S级项目,负责人陈黎需要定期向阿里巴巴董事长、CEO张勇汇报。

1、该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电商派观点或立场,文章为作者本人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2、电商号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发现文章、图片等侵权行为,侵权责任由作者本人承担。
3、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info@dsb.cn
相关阅读
目前正在南通、常州、揭阳、景德镇等城市试点推广,预计10月覆盖更多城市敬请期待。
10月14日消息,针对超时扣款什么时候会取消,饿发文回应称,“正在抓紧改!针对众包骑士反馈超时扣款的取消,平台正在试点推广新版服务分,通过扣服务分等方式取代原有的超时扣款,努力实现多劳多得,优劳优得,目前正在南通、常州、揭阳、景德镇等城市试点推广,预计10月覆盖更多城市敬请期待。”
10月14日消息,从今日起,饿将新增到店用户评价规则。此前,饿联合淘宝闪购,上线到店团购业务,主打餐饮团购。平台规定,饿用户可基于真实有效的交易订单,在交易成功后1年内,有权对交易的商户进行评价。其中,订单交易成功,是指同一笔订单中全部有效凭证均已核销,且订单未全额退款。饿用户可基于真实的到店体验,使用评价工具对商户进行评价。当用户给商家打分为差评(差评为评分1~2分)时,需提交差评原因,便于平台和商家进行提升和优化。
9月18日消息,饿新上线“风险订单预警”功能,当系统识别到疑似风险订单,会为该订单标记“风险订单”标签,并发送预警提醒,帮助商家快速识别并妥善应对。现在,饿商家可以在商家版APP首页-管理-体检中心-安全保镖风险订单,核实订单是否异常。当后台提示订单为风险订单后,若经核实订单确实存在异常情况,饿鼓励商家积极应对。商家可选择“确认异常”,系统将引导跳转至“限制顾客下单”页面,申请“拉黑”顾客,申请通过后该顾客将无法在商家的店铺下单。
协议将覆盖全平台超过400万专送、众包和服务商人员等。
9月11日消息,“饿”平台算法和劳动规则协商恳谈会再次在上海召开,会上形成《2025年度“饿”平台算法和劳动规则协议》,协议将覆盖全平台超过400万专送、众包和服务商人员等。平台将逐步取消超时扣款处罚,推动从负向处罚向正向激励的转变。平台还将推进升级防疲劳规则、优化“强制下线”功能,保障劳动者的身心健康。平台为骑手提供职业伤害保障、帮困专项资金等多项福利,并计划于2025年底前实现网约配送员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补贴覆盖全国。
后续,双方将建立定期沟通和快速处理机制,围绕共同探索“E食无忧”、推动“互联网+明厨亮灶”建设、共同推广“食安封签”、共建网络规范经营培训机制、加大消费者权益保障力度、共建良好营商环境等多个方面,制定一系列可操作、能落地的具体措施与实施方案,切实保障网络餐饮单位合法规范经营。
饿“随手拍”苏州上线启动暨张家港市网络餐饮食品安全合作签约仪式举行。
根据最新规定,商家的门店logo图片不能使用与门店实际情况不相符的元素或其他容易造成消费者混淆及错误认知的信息。比如,部分商家为了吸引消费者,使用AI等技术营造门店烟火气或排队景象,过度美化门店环境、规模或使用其他与实际情况不相符的信息。现在这样的行为属于提供虚假材料。发现后,平台会让商家限期整改,同时删除违规信息。当违规商家期限内未整改或情节严重的,平台将处以永久关店的惩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