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息称小红书获得风投公司DST Global投资

刘峰
2024-07-11 16:44

7月11日消息,据报道,小红书获得外国风投公司DST Global的投资。报道援引三名知情人士消息称,小红书最近几周安排了向现有和新投资者出售现有股份的交易,对该公司的估值达到170亿美元。针对上述消息,小红书暂无回应。

1e826bd074fde96c879fd5a9ab3d949e71573825f7d5061815ea8b47ece77decQzpcVXNlcnNcZHNiXEFwcERhdGFcUm9hbWluZ1xEaW5nVGFsa1wxMTMyNTM1OTk2X3YyXEltYWdlRmlsZXNcMTcyMDY4NzEwMjQ5OV9BQTkwMDdDNS1ENTdELTQyNTYtOUJEOC02RjkzMkY4NTcwODQucG5n-800.jpg1ca9cdec1dc69ed751035a7c0bdb8ccee27b89d8b696cac29da0207ad5e15cdaQzpcVXNlcnNcZHNiXEFwcERhdGFcUm9hbWluZ1xEaW5nVGFsa1wxMTMyNTM1OTk2X3YyXEltYWdlRmlsZXNcMTcyMDY4NzIwMDAwM18xMzA1ODZEQS1CMTM2LTRmYTEtQjM0My1FMkMyRUYwOUY5MzkucG5n-800.jpg

图源:英国《金融时报》

DST Global是一家总部位于俄罗斯的投资集团,曾参与投资过阿里、京东、小米、美团、快手等新兴市场互联网公司。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3月有报道称,小红书去年净利润达5亿美元,营收达37亿美元。相比之下,该公司2022年亏损2亿美元,收入约为20亿美元。2023年是小红书首次实现盈利,主要在于广告和电商业务创造的收入。此外,小红书2023年的月活跃用户数达到3.12亿,同比增长20%,成为2023年中国增长最快的社交媒体平台。其中,小红书70%的用户是女性,50%的用户年龄在30岁以下。

报道显示,尽管小红书的业绩强劲,但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投资者表示,其未来方向仍不确定,没有明确的首次公开募股路径。有国内媒体就上述数字、上市进程等向小红书方面进行求证,小红书没有回应置评请求。

format-jpgformat-jpg

图源:英国《金融时报》

1、该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电商派观点或立场,文章为作者本人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2、电商号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发现文章、图片等侵权行为,侵权责任由作者本人承担。
3、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info@dsb.cn
相关阅读
6月6日消息,据市场消息,在近期一家大型基金的交易中,估值飙升至260亿美元。这一最新估值并非来自公开融资,而是通过金沙江创投旗下的一份股份交易文件。文件显示,占据了该GSR基金资产的91%,截至3月底的基金净资产价值换算后,估值从此前报告的200亿美元大幅跃升至260亿美元。截至3月底的净资产价值约为24.4亿美元,其中持股价值22.2亿美元,是该基金投资组合中的最大贡献者。
8月14日消息,据《财经》杂志报道,近日,多位接近的投资人表示已经开始新一轮融资,估值超过100亿美元。此前已经完成六轮融资,最新一轮融资在今年上半年,但并未对外披露这一轮融资。该投资人称,当时估值约为60亿美元。目前的投资方包括阿里巴巴、腾讯、天图投资、真格基金等多家知名机构。还有知情人士表示,原计划赴美上市,但受到监管影响,IPO暂停。
据了解,对于裁员,目前给出的赔偿方案是,正式员工按N+1赔偿,而工作年限在两年内的员工期权作废。据知情人士透露,随着估值增长,许多2020年进入员工手上的期权价格,到去年年底已经翻了2-3倍。值得注意的是,有多位在职的员工表示,此次人员优化,或是因为此前大量扩招,但今年广告收入的增长却受到了大环境影响,公司调低了增长预期,也需要控制成本。
相当于微博市值的11倍、知乎的86倍。
近日完成了新一轮5亿美元融资,由淡马锡和腾讯领投。
获得了风险投资公司DST Global的支持。据三名知情人士透露,该平台最近几周安排了向现有和新投资者出售现有股份的交易,其估值达到170亿美元。
4月29日消息,有市场消息称,正在进行新一轮估值200亿美元的融资,这将是Pre-IPO轮融资,对未来的IPO有定价参考价值。对此,回应称,该消息为不实信息。
有媒体报道称,正在进行新一轮估值200亿美元的融资,本轮融资实则是的Pre-IPO轮融资。
8月8日消息,针对近期再次传出即将IPO的消息,8月8日,有接近的知情人士称,上述消息不属实。上个月,被曝完成一轮新融资,估值170亿美元。此次融资由外国风投公司DST Global和红杉中国共同参与,同时还有高瓴、博裕和中信资本等其他投资者。不过编辑了解到,这次融资并非此前外界传闻的“Pre-IPO前最后一轮新股融资”,而是通过老股转让股权进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