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德时代要抄马斯克老底

李迎
2025-07-01 09:10

曾毓群:宁德时代要造的不只是电池,而是整个系统。

前几天,宁德时代这家全球动力电池龙头突然宣布两大动作:

先是联合哈啰、蚂蚁砸30亿成立自动驾驶公司;紧接着又领投人形机器人公司11亿融资,创下行业纪录。

短短几个月,宁德时代从电池厂疯狂跨界,想从"电池大王"向"智能科技巨头"转型,这场豪赌能成功吗?

watermark,image_d2F0ZXJtYXJrLnBuZz94LW9zcy1wcm9jZXNzPWltYWdlL3Jlc2l6ZSxQXzEy,g_south,t_55,x_1,y_20

图源:搜狐


一、宁德时代疯狂跨界

如今,动力电池行业竞争日益激烈。在这样的背景下,宁德时代并不把宝全押在电池上,而是积极谋求战略转型。

图片

图源:微博

6月23日,宁德时代与本地出行巨头哈啰、科技金融企业蚂蚁集团共同注资成立上海造父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据介绍,这家公司的名称来源于中国历史上著名善御者“造父”,寓意着公司将在自动驾驶领域展现出高超的技术水平和卓越的运营能力。

公司的注册资本有12.88亿元,三方首期出资超30亿元之多,专注于L4级自动驾驶出租车(Robotaxi)的研发与商业化。

这次合作分工明确:

哈啰负责提供出行平台和运营经验,开放全国超千万日活用户及运维网络,为技术落地提供真实场景;

蚂蚁则凭借AI大模型以及区块链及信用体系,负责金融科技与支付生态;

最后,宁德时代负责提供电池与滑板底盘技术,解决Robotaxi的续航与硬件安全问题。

三者的合作内容环环相扣、紧密联系,显然,蚂蚁和哈啰是宁德时代精挑细选出来的合作对象,是其开辟自动驾驶出租车市场的最佳拍档。

按照计划,造父科技将在2025年第三季度于上海、成都等20个城市试点,投放10万辆智能电动车和500个换电柜。

不仅是自动驾驶出租车,宁德时代还下注了机器人行业。

图片

图源:银河通用

与宣布自动驾驶合作的同一天,北京银河通用机器人有限公司宣布完成由宁德时代领投的11亿元新一轮融资。

这是目前为止具身大模型机器人领域单笔最大融资,也创下了该领域累计融资额最高纪录。

这家成立于2023年的具身智能公司,在两年内累计融资已超24亿元。

它发布了全球首个人形机器人智慧零售解决方案,轮式双臂机器人Galbot已在北京10家无人店铺投入应用,能够执行商品盘点、补货、取送、打包等全流程自动化操作。

从这些成绩可以看出,银河通用拥有足够的实力实现宁德时代的期望。

这两笔投资折射出宁德时代清晰的战略意图:从单一的"电池供应商"向"智能生态构建者"转型。

在技术疯狂竞争的时代,任何固步自封都是后退。

作为全球动力电池龙头企业,宁德时代2024年全球市占率达到37%。然而,即便有着这样的成绩,宁德时代也在寻找新的增量市场,扩大自己的竞争优势。

正如宁德时代董事长曾毓群所说:"宁德时代不只是一家电池零部件制造商,也是系统解决方案提供者。"

这正是宁德时代变得强大的原因,也是之后保持强大的动力。

图片

图源:哈啰微博

二、宁德时代的跨界能成功吗?

虽然宁德时代野心勃勃,但这两条路也并不好走。

图片

图源:哈啰微博

在自动驾驶领域,宁德时代面临百度、特斯拉等强劲对手。

百度Apollo已有超过2000辆Robotaxi上路运营,技术最为成熟;

特斯拉的Robotaxi服务这两天也在美国启动试点;

在国内还有小马智行、曹操出行等平台参与竞争。

宁德时代的优势在于其创新的"换电+滑板底盘"模式,以及现在和蚂蚁、哈啰两大巨头合作。

换电模式可以5分钟极速补能,适合出租车高频使用;滑板底盘标准化则能够降低车企研发成本,加速规模化。

但是L4级自动驾驶的技术门槛和政策限制仍是巨大挑战。例如最近特斯拉的自动驾驶出租车就被曝出频繁超速的毛病。

图片

图源:微博

在机器人领域,宁德时代也面临不小的挑战。

一来银河通用的技术虽然领先,但人形机器人成本居高不下。Galbot单价超过50万元,短期内难以实现盈利。

而机器人在复杂环境中的稳定性也有待验证。

银河通用创始人兼首席技术官、智源学者王鹤博士在近日举办的BAAI“2025智源大会”上强调:“具身智能的当下核心目标,是坚定不移地实现产业化突破。”

也就是说,机器人能否在工业场景中落地是盈利的关键。宁德时代想要发展好这条路线,就必须和银河通用一起突破这些技术限制。

不过,选择这两条路线来扩展生态,宁德时代并非没有考量。

目前,国内自动驾驶出租车领域还有很大的市场空缺,高盛研报显示,中国Robotaxi市场规模预计从2025年的5400万美元飙升至2030年的120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超96%。

因此,造父科技计划在自动驾驶领域起步不算晚,有争上一争的机会。

而在机器人行业,据中国证券网报道,人形机器人40%至50%的供应链与新能源汽车重合,30%至40%的供应链跟原来的3C消费电子重合。

因此制造业、汽车业的上市公司都会不约而同地挑中人形机器人赛道。

业内人士分析,宁德时代投资的考量一是为了机器人供应电池的业务协同,二是计划将人形机器人引入生产线,实现工厂生产自动化转型。

这并非宁德时代首次在具身智能领域布局。宁德时代曾与上海交通大学合作研发人形机器人,并在上海组建了数十人的团队,进行机械臂研发。

有观点认为,宁德时代的投资逻辑以“产业协同”为核心,超越了传统财务投资的范畴。一方面通过纵向整合强化动力电池核心业务优势,另一方面以横向协同开拓新兴增长极。

简单来说,就是宁德时代投资这两条路线既能补充电池行业的上下游生态,强化在电池业务上的优势,又能向外发展出新的优势业务。

图片

图源:搜狐

资本市场对宁德时代的跨界举措反应也很积极。

近日,宁德时代(03750)在港股市场的股价表现抢眼,一度涨幅超过3%,截至6月25日,股价已攀升至313.2港元,涨幅3.37%,成交额达到6.38亿港元。

不过,任何投资都伴随着风险。

长期来看,自动驾驶和机器人都是需要持续投入的"烧钱"业务,可能对公司的现金流造成压力。

所以,电池主业能否支撑起前期投入,这对宁德时代来说至关重要。

三、宁德时代的野心,昭然若揭

短期来看,宁德时代计划将机器人技术应用于自家工厂。长期目标则是成为"电池+AI+机器人"三栖发展的科技巨头。

对行业来讲,宁德时代的跨界举措影响可大可小。小是因为目前整个制造业内,跨界行为并不罕见;而大则是因为若是宁德时代跨界成功,有望成为企业跨领域发展的榜样,促进制造业各个领域的协同发展。

对宁德时代自身来讲,它的跨界绝非偶然,而是动力电池行业进入存量竞争后的必然选择。

虽然跨界投资面临技术、市场和管理等多方面挑战,但它在技术协同和市场资源方面的优势,为投资成功提供了一定保障。未来,宁德时代能否将这些投资转化为实际盈利增长,需要时间来验证。

如果宁德时代成功,它将成为媲美特斯拉的“智能生态巨头”;若失败,则可能因资源分散陷入“跨界陷阱”。

总而言之,宁德时代要么成为下一个特斯拉,要么出局——没有中间选项。

1、该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电商派观点或立场,文章为作者本人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2、电商号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发现文章、图片等侵权行为,侵权责任由作者本人承担。
3、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info@dsb.cn
相关阅读
埃隆·马斯克站在科技与人类进化的交叉点上,距离青史留名仅差一步之遥。
自从从政以后,马斯克好像诸事不顺。
马斯克再次实现了自己天才一般的想法。
曾经亲密无间,如今反目成仇。
友谊的小船说翻就翻。
如此反常的表态,这位首富可能察觉到了什么。
马斯克有一个梦想,20年内让100万人移民火星。
马斯克要卷死你
马斯克终于醒悟,事到如今,躺着只有死路一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