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向美团出手,外卖大战已经打到海外
速卖通在英国上线“小时达”服务
国内的外卖大战还在如火如荼进行中,阿里、美团、京东已经杀红了眼。与此同时,海外的外卖战场也正在悄然铺开。
有媒体透露,阿里旗下的跨境电商平台速卖通(AliExpress)本月正式在英国推出“小时达”外卖服务。

现在,大伦敦地区的消费者只要打开速卖通首页,就能看到“Hourly Delivery”(小时达)的标志,配送商品涵盖零食、饮料、厨房调料、日用品等日常高频需求品类。
其实,早在去年,速卖通英国站就已经开始布局本地发货仓库,为“小时达”服务打下了基础。
而这次的配送服务主要依托英国本土的Hungry Panda外卖公司。Hungry Panda以餐饮配送起家,非常熟悉英国市场的本地运作模式,与Hungry Panda合作,也为速卖通快速打开英国外卖市场有了一定的优势。
有行业人士点评:阿里这是把外卖大战打到了英国。
阿里旗下速卖通作为“中国出海四小龙”之一,是阿里国际业务的重要增长引擎。
目前,速卖通覆盖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市场,是中国出海企业想要通过跨境电商渠道打响品牌知名度的重要阵地,平台上的商家通常都有2-3个主流市场。
那么,问题来了,阿里外卖出海为什么把目光瞄准了英国?
从市场潜力来看,英国是欧洲最大的电商市场,也是全球第三大电商市场,仅次于中国和美国。ECDB的数据显示,在线零售占英国零售市场的26%,预计到2028年将上升到31%。从市场收入来看,该市场在2024年至2028年将以6%的复合年增长率增长,达到1926亿美元。
而亚马逊也早早在英国市场吃到了甜头。亚马逊官方披露的数据显示,2024年亚马逊在英国成功为Prime会员实现了超过10亿件商品的“当天或次日送达”服务。
速卖通推出“小时达”的背后,是阿里全球化战略的进一步深化。速卖通作为阿里国际业务的重要增长引擎,肩负着品牌出海和开拓海外市场的双重任务。
而英国市场用户消费力强、电商基础设施完善,是一块“肥肉”。加上英国消费者习惯了亚马逊Prime的次日达服务,对配送速度的要求越来越高。速卖通这时候推出“小时达”服务,就是瞄准了这个市场需求,还填补了快速配送的空白。
在英国市场,速卖通也颇受用户喜欢。在去年速卖通还冲上英国iOS免费下载榜第一名。
最重要的是,阿里在国内电商、外卖市场积累了供应链经验,尤其是淘宝闪购配送技术和调度能力,可以直接移植到英国市场。
外卖出海,美团率先占领高地
外卖服务不仅能提升用户粘性,还能帮助速卖通进一步拓宽品类边界,提高盈利。
事实上,美团创始人王兴早在2017年提出“上天、入地、全球化”的战略愿景,如今旗下外卖品牌Keeta正在全面推进全球化布局。而单从外卖出海这个业务来看,美团似乎比阿里、京东更占优势。
如今阿里以速卖通为切口开始探索“小时达”出海业务,可以说是一个新的尝试,也是在战略上开始探索即时零售全球化的可能性,未来阿里、美团有可能在海外市场正面交锋。
2023年5月,美团Keeta进军香港市场,迅速成长为头部平台。其强势进入直接影响了竞争格局,英国外卖平台Deliveroo(户户送)因竞争激烈于今年5月退出香港市场。如今,香港外卖市场形成了Keeta与foodpanda的双寡头局面。
2024年,美团Keeta进军沙特,这是其首次进入中国以外的市场,并投入10亿沙特里亚尔(约19.3亿元人民币)进行营销。

图源:微博
今年美团开始瞄准巴西发力,今年5月巴西总统卢拉与美团创始人、CEO王兴亲切会面,并共同见证了双方投资协议的签署。

图源:美团
根据协议内容,美团计划在未来几个月内,正式把旗下外卖服务Keeta引入巴西市场,且在未来5年内投入高达10亿美元,全力支持该项目的持续发展。
美团CEO王兴在会上明确表示,巴西市场潜力巨大,是一个不容小觑的庞大市场。
然而,巴西外卖市场竞争同样激烈。滴滴旗下的99正重启其停运的外卖服务99Food,而巴西本地巨头iFood则率先占据上风。
京东今年也在英国伦敦地区测试运营欧洲线上零售品牌Joybuy,并启动母婴和玩具品类国际品牌和出海品牌招商。

图源:Joybuy
Joybuy以自营模式为主,覆盖了日用百货、美妆护肤、3C电子、家居等多品类商品,并提供当日达和次日达服务。此外,京东还推出包邮、30天免费退货和高折扣优惠。
早在2015年,Joybuy就已上线,最初定位与速卖通类似,专注跨境电商B2C业务。但由于国际业务表现不佳,Joybuy在2021年暂停运营并转型为跨境B2B交易平台。然而,京东并未放弃全球化的野心。
近年来,京东通过“全球织网计划”加速出海,构建“仓网+快递网+航空网”的物流体系。在欧洲,京东不仅重新上线Joybuy,京东在荷兰上线ochama品牌,建立了覆盖24国的配送网络,运营800余个自提点与1000多个智能提货柜。
可见,在海外的外卖市场不比国内的竞争小。
不得不说,即时零售与传统电商边界进一步消弭,竞争激烈的同时也给零售行业打开了更多的想象空间。
国内的外卖大战已经打到了海外,一切似乎才刚刚开始。
阿里、美团、京东越来越像
相比于在国内市场烧钱抢蛋糕,阿里、美团等大厂将即时零售战场扩大到海外也相当于打开了新的增长空间。
国内即时零售战场愈演愈烈,阿里、美团、京东不仅加码补贴,还在战略上大力加持即时零售。
7月5日,美团和阿里突然发放大额外卖红包,触发新一轮补贴大战。美团单日订单突破1亿,系统一度崩溃;淘宝闪购日订单数也达8000万。随后,淘宝宣布未来12个月投入500亿直补消费者和商家。

图源:淘宝闪购
京东外卖则于7月8日推出“双百计划”,计划投入超百亿元,通过流量扶持、补贴和服务体系,扶持更多餐饮商家销量破百万。

图源:京东
京东外卖也透露了上线4个月以来的战绩,表示目前已有近200个餐饮品牌在京东外卖销量破百万。
外界预测,这场补贴大战将达到千亿级规模。
从战略上来看,即时零售与综合电商也进一步靠拢,互相融合。
前段时间,阿里率先调整组织架构:将饿了么、飞猪合并入改组后的阿里中国电商事业群。阿里CEO吴泳铭将此次架构调整定位为“从电商平台走向大消费平台的战略升级”。
淘天相关人士介绍,即时零售已被确立为“阿里电商业务的头等大事”,未来将通过投资,将更多淘宝用户转化为即时零售用户,并以此为基础推动淘宝商业模式的全面升级。
美团则加速拓展低频品类,如服饰、运动用品等。6月,美团闪购运动鞋服成交额同比增长超200%。此外,美团持续扩张闪购品类、升级闪电仓网络,并调整亏损业务,美团优选已关停大部分区域,只保留核心市场。
京东方面,京东前段时间官宣进入酒旅市场、京东物流招募全职骑手、京东物流推出行业首创的“秒送仓”仓配一体服务。
即时零售正成为互联网大厂们的新增长引擎。阿里、美团、京东等通过补贴争夺用户,将即时零售融入平台生态。
如此来看,国内市场依然是即时零售的主战场,但出海布局为巨头提供了更长远的增长空间。
2、电商号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发现文章、图片等侵权行为,侵权责任由作者本人承担。
3、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info@dsb.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