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仁勋年内第三次访华,与雷军合影冲上热搜
一、黄仁勋与雷军北京会面
大佬之间总是惺惺相惜的。这不,黄仁勋刚到北京,就来见雷军了。
近日,有网友曝光了一张小米集团创始人雷军和英伟达CEO 黄仁勋的合影。照片中,两人在一处古色建筑前合照,充满笑意。

图源:凤凰网科技
但结合北京现在的天气情况,这张合影的真实性存疑。对此,英伟达方面回应称“不是我们发的照片,不清楚。”
不过,另有知情人士透露,照片是路人拍摄的,黄仁勋与雷军的会面是拜访客户,属于非公开行程,但该知情人士未透露具体拍摄时间。
此外,还有一张新照片显示,黄仁勋与雷军在小米SU7 Ultra 旁合影。能够看出,两张合影中二人的着装与上张照片保持一致,应该为同一天合影。

图源:凤凰网科技
值得注意的是,这是黄仁勋今年第三次来华。今年1月,黄仁勋先后到访深圳、北京、上海等地,参加了英伟达分公司的年会活动,还向员工派发新春红包,之后又与当地开发者及合作伙伴举行了一系列晚宴和内部会议,表达了对中国市场的重视以及对员工的关怀。
时隔3 个月后,黄仁勋应中国贸促会的邀请,再次到访北京。此次,黄仁勋在与中国贸促会会长任鸿斌的会谈中表示,中国是英伟达非常重要的市场,希望继续与中国合作。

图源:玉渊潭天
根据英伟达的年度报告,中国是英伟达的第四大销售额市场,仅次于美国、新加坡等。在截至今年1月的2024自然年中,英伟达中国区营收171.08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232.77亿元),为史上最高,比前一年103.06亿美元(约合人民币742.63亿元)增长66%。目前,在2025财年中,英伟达占比53%的收入来自美国以外的地区。
此前,一名英伟达公司的高管透露,黄仁勋将于7月16日在北京举行媒体吹风会,并首度参展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在该博览会上,黄仁勋将会推销英伟达的新产品,也将重申对中国市场的长期承诺。
日前,英伟达方面还透露,将恢复H20在中国的销售,并推出面向中国市场的全新且完全兼容的GPU。
上周,英伟达成为首个市值破4万亿美元的公司,超越微软、苹果成为全球总市值最高的上市公司。

图源:金十数据
事实上,近两年,英伟达的市值一直在暴涨。其市值在2023年5月突破1万亿美元后,不到一年就突破了2万亿美元。很快,英伟达在去年6月就成为历史上第3家市值超过3万亿美元的企业。今年,其市值又增加了1万亿美元。
但其市值也不是直线上升的。今年1月,由于新兴AI大模型DeepSeek的崛起,英伟达股价一度暴跌。DeepSeek以低成本开发出了高性能AI模型,引发了市场对所需半导体数量减少的担忧。
但是,由于英伟达在人工智能开发中的先进半导体领域,一直保持领先地位,市场对英伟达持续高增长的预期也不断升温,其市值很快回升。
从1993年创立至今约30年,英伟达成为全球最快达到4万亿美元市值的企业。
不过,AI半导体市场竞争也日趋激烈。美国超微半导体公司(AMD)等相继推出了低价替代产品。英伟达的大客户谷歌和亚马逊也在积极开发自有半导体,想要摆脱对英伟达的依赖。
在中国,华为技术也在开发自主AI半导体,并向一些没有办法获得英伟达先进产品的中国企业销售。长期来看,华为很有可能成为英伟达在中国市场的强劲竞争对手。
除此之外,目前的股市对企业AI战略的优劣反应十分敏感。比如,在通过云服务提供AI方面领先的微软,市值已达到3.7万亿美元,正在逼近英伟达,准备加入“4万亿美元俱乐部”。
与此同时,在地球另一面的雷军和小米在新能源汽车行业也创造了一个奇迹。
从2024年3月首批SU7交付算起,小米汽车用9个月便完成了13.5万辆,15个月突破30万辆。相比之下,蔚来、理想、极氪等前辈实现30万辆都用了3到5年。
此外,作为一个首次跨界造车的企业,小米的第一款量产车就把纽北最快四门车的头衔收入囊中。同时,SU7 Ultra上市72小时订单破万、锁单金额36亿元,直接杀进50万元以上高端市场,也打破了“新人只能做低端”的行业惯例。更不用说,小米YU7仅仅1小时大定就突破28.9万台的成绩了。
由此可以说,此时的黄仁勋和雷军均是信心满满,状态都特别好。
二、黄仁勋和雷军的交情
别看黄仁勋和雷军一个是美国企业家,一个是中国企业家。其实,他们的渊源颇深。

黄仁勋和雷军手持小米手机合影
早在2013年,黄仁勋就受邀参加了小米手机3的发布会,亲自介绍英伟达的芯片产品。
当时,黄仁勋站在雷军身边,用中文喊出一句:“我也是米粉!”在那个小米代表着发烧友情怀的时间点,黄仁勋的话立刻点燃了台下的热情。

小米手机3发布会
几分钟的推销,黄仁勋全程讲蹩脚的中文,时不时搂住一旁小他6岁的雷军。观众很捧场,当黄仁勋说“最好的GPU”时,台下有人喊“没有之一”。
那个时候的英伟达,虽然以Tegra系列芯片进军移动市场已经好几年,但在与高通、联发科、英特尔的竞争中一直落于下风。
因此,既想在移动市场攻城略地,也想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的黄仁勋,盯上了才成立三年就成为中国手机行业黑马的小米。
那一年,小米的估值已经达到百亿美元,高过英伟达的市值。
遗憾的是,小米和英伟达在手机时代的合作并没有持续很久。英伟达Tegra 4的市场反响平淡,其在移动设备中的市场份额进一步缩小。在这种情况下,黄仁勋不得不选择撤退,并于2014年宣布不再专注于手机市场。
此后,在很长一段时间,小米在手机芯片领域主要是与高通、联发科进行合作。
但黄仁勋与雷军同台也不是一点收获都没有的。一方面,小米帮助英伟达在中国消费者面前成功刷脸,打开了部分知名度。另一方面,也让黄仁勋摸到了与本土企业合作的法门。
后续的几年,黄仁勋先后带领英伟达与腾讯、百度、阿里等巨头在云计算、自动驾驶等领域合作,成功在中国市场深入布局。
而当小米步入汽车时代,雷军再次选择和老朋友黄仁勋进行合作。
小米汽车与英伟达当前的合作,主要是汽车智能驾驶系统的核心硬件基础,覆盖从芯片选型(Orin)到未来平台演进(Thor),并通过与德赛西威等Tier 1厂商合作,构建完整的自动驾驶域控制解决方案。
小米的第一款车型SU7系列(包括SU7和SU7 Max)就都搭载了英伟达DRIVE Orin芯片。上个月新发布的小米YU7,则搭载了全新一代英伟达DRIVE AGX Thor™车载计算平台,拥有强大的700 TOPS算力,是专门为大模型时代而生的旗舰级芯片。

图源:车东西
从手机时代到汽车时代,小米与英伟达的合作不断加深,如今顶峰相见的雷军与黄仁勋再次同框,双方接下来有何大动作,自然也会成为外界关注焦点。
2、电商号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发现文章、图片等侵权行为,侵权责任由作者本人承担。
3、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info@dsb.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