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复制美团拼好饭,马云、王兴的较量开始了

互联网头条
2025-08-25 09:56

1、阿里推出“闪拼”,向美团拼好饭发起挑战

外卖大战暂告一段落,但看似平静的表象之下,实则仍然暗流涌动。

近日,有市场消息传出,阿里旗下的口碑将推出外卖美食特价拼团业务“闪拼”,会以小程序的形式内嵌在支付宝App中,目前该业务小程序已完成开发,择日上线

据悉,“闪拼”对标美团的拼好饭。

拼好饭业务在2020年就已经推出了,被人调侃是“外卖版拼多多”。

它采用“拼单”形式整合零散订单,用户需自行发起或参与拼单,待2人及以上拼单成功后,商家集中出餐,骑手统一配送。

图片

美团拼好饭界面

借助规模化订单,商家得以集中打造少数爆款单品,并通过标准化、集约化生产实现规模化采购,从而大幅降低原材料成本,形成低价优势,带动更多订单量。

对于美团来说,拼好饭可以帮助平台撬动更多价格敏感性用户,扩大用户基础,提升市场渗透率,尤其在三四线城市及低收入群体中拓展了增量市场。

今年外卖大战期间,美团透露,截至7月份,拼好饭的日订单量已经超过3500万单

拼好饭的成功已经证明,低价市场是巨大的流量入口,如今阿里推出“闪拼”业务,看来也不想放弃这块蛋糕。

和美团拼好饭类似,闪拼同样以“特价拼团”模式,结合“低价+社交裂变”打法,精准切入价格敏感用户与下沉市场

近年来,随着外卖行业增速放缓,这种拼团模式作为一种更高效率的获客手段,不仅有助于弥补饿了么在单量增长上的乏力,更能为其开辟一条新的增长曲线。

更何况,“闪拼”以小程序的形式内嵌在支付宝中,意味着它可以直接触达支付宝的海量用户,无需像独立App那样花费巨额成本去拉新。而且“闪拼”发起的拼团订单,最终需要由饿了么的骑手来完成配送。

支付宝的流量优势与饿了么的配送优势形成合力,可以迅速为“闪拼”打开市场。

“闪拼”的入局,意味着阿里和美团两大巨头将在低价外卖市场展开正面交锋。这标志着巨头的战场已经从存量用户争夺,转向了更广阔的下沉市场和价格敏感用户的增量开发。

为了争夺用户和商家,补贴和价格战在所难免。美团拼好饭经过多年的努力,订单量已经初具规模;而作为后来者,“闪拼”无法提供同等规模的订单量,要吸引更多商家和用户,初期仍然需要采取“烧钱换市场”的打法。

最直接的方式就是更低的平台抽佣,或者自掏腰包补贴吸引用户,这使得阿里必须面临巨大的成本压力,同时可能还要应对美团随时的反制行动。

总之,闪拼到底能不能成功,现在下结论还为时过早。不过,它首先考验的就是,阿里到底有多少钱可以烧,以及有没有耐心一直烧下去。


2、阿里不满足于只做电商

阿里今年的各项动作清晰地表明,它正在突破传统电商的边界,转而打造一个一站式满足用户“吃喝玩乐”所有生活消费的大平台。

今年6月底,阿里巴巴集团CEO吴泳铭在全员邮件中,宣布饿了么、飞猪加入阿里中国电商事业群,并表示“这是我们从电商平台走向大消费平台的战略升级。未来,我们将更多从用户角度出发优化整合业务模式和组织形态,为用户创造更丰富优质的生活消费体验。”

图片

图源:淘天速递

阿里向大消费平台转型的战略升级,或许是面对内忧外患情况下,一场不得不打的生存保卫战。

当前,互联网流量红利基本消退,用户增长见顶,电商渗透率已经达到高位。这意味着,电商行业竞争的重心,已从抢新用户转向对老用户价值的挖掘。

换句话说,现在不再是看谁能吸引更多新用户,而是看谁能更好地服务并留住现有用户,从他们身上创造更大价值

如何从现有用户身上挖掘更多价值,正在成为所有平台的核心命题。

而阿里转向大消费平台的战略,正是通过提供更多元的服务,增加用户使用频次和停留时长,从而深度挖掘单个用户的消费潜力。

这一战略意图在阿里的近期动作中体现得淋漓尽致。

从4月“小时达”升级为“淘宝闪购”并进军外卖,到6月将饿了么、飞猪整合进电商事业群,再到8月淘宝推出打通阿里全系资源的全新大会员体系,每一步棋都在将用户更紧密地捆绑在其生态之内,实现消费价值的最大化

图片

图源:淘宝

今年的一次财报电话会上,蒋凡明确提到,如果能够在淘宝App上成功建立起即时零售服务体系,从长期来看,将有助于提升淘宝的活跃度和用户规模。同时,平台也看到了远场、近场电商融合发展的巨大潜力。

蒋凡强调:“我们深刻认识到即时零售与电商结合所带来的巨大机遇,因此,未来我们将坚定不移地加大在这一领域的投资力度,致力于将更多淘宝用户转化为即时零售用户。从长远规划来看,我们将非常积极地投入这一新业务,这也将推动我们的商业模式实现全新升级。”

不过,阿里在向“大消费平台”进军的同时,也意味着它将与更多玩家展开正面竞争。

3、外卖大战背后,难有赢家

外卖大战说到底是靠烧钱抢占市场的一场“内卷式”的较量。

在这场看似热闹的竞争中,平台方、商家、骑手乃至消费者,实际上都成为了这场资本游戏的牺牲品。

平台方为了维持市场份额,不得不持续投入巨额补贴,陷入"不补贴就失去用户"的恶性循环。这种模式下,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被严重削弱,创新动力不足,最终可能导致整个行业的发展停滞。

对于商家而言,外卖大战带来的并非真正的机遇。一方面,价格战会不断挤压商家利润空间;另一方面,面对价格战的冲击,商家不得不降低产品质量或减少分量,长此以往,最终损害的是自身品牌形象和消费者信任

在平台追求效率和降低成本的驱动下,骑手们则面临着高强度的工作压力、超时风险,以及面临更高的交通违法及事故风险。

消费者看似在短期内享受到了低价优惠,但实际上也付出了隐性成本。随着平台补贴的减少,最终价格回归理性甚至上涨;

同时,服务质量下降、食品安全隐患增加等问题也逐渐显现。更重要的是,这种以低价为导向的市场环境,难以催生真正优质的产品和服务,长期来看损害的是消费者的整体利益。

如今,消费者的核心诉求已不再是低价本身,在价格竞争已趋同的背景下,平台系统的稳定性、物流配送的可靠性以及商家所提供的服务质量正成为赢得消费者的全新战场。

总而言之,烧钱抢占市场并非长久之计。各大外卖巨头必须回归理性,摆脱价格战的桎梏,沉下心来精耕产品、服务与生态,将重心聚焦于长期价值的创造。

唯有如此,才能赢得真正的用户忠诚,并将其转化为最持久的竞争优势。

1、该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电商派观点或立场,文章为作者本人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2、电商号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发现文章、图片等侵权行为,侵权责任由作者本人承担。
3、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info@dsb.cn
相关阅读
又来一个“大厂收割机”。
即便大厂们带来丰富的流量,也必然需要高质量的服务来承接
法奥机器人近期获得由源码资本领投,阿里龙珠等共同参与的超5000万美元B轮融资。
上市之后,才是关键战
3月9日消息,近期,法奥机器人获得超5000万美元B轮融资,由源码资本领投,阿里龙珠参投,顺为资本、高瓴创投与钟鼎资本等老股东持续跟进。据了解,法奥机器人成立于2019 年,凭借协作机器人全栈软硬件自研自产能力向市场提供极致性价比的高性能协作机器人产品。
电商行业,新的战场出现!
京东阿里拼多多,同城零售新牌桌。
速卖通在英国上线“小时达”服务。
巨头回归,生鲜电商开启品质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