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团外卖利润血崩,王兴扛不住了,杀向新战场
外卖大战烧钱太狠,美团必须另谋出路。

向线下寻找新增量
这场外卖大战,把巨头们的季度利润打崩了。
京东虽然整体营收亮眼,但外卖业务出现百亿级亏损,集团净利润几乎腰斩。

图源:富途
美团的经营利润则同比下降98%,净利润也暴跌89%,不到15亿元,比去年同期的136亿少赚了超120亿,远远低于市场预期。

图源:美团
从财报中透露的信息来看,双方利润下滑的原因都是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下,不得不更多地使用补贴、营销等方式抢占用户,从而导致成本拉升。
而阿里的财报虽然还没公布,但是从对手的情况和淘宝闪购的高举高打来看,其利润想必也会承压。
总而言之,这种“增收不增利”的成绩单一出,可谓诠释了什么叫“烧钱”大战没有赢家,“残暴的欢愉,也终将以残暴结局。”
在为这场烧钱大战感慨不已的同时,主编也注意到,巨头之间的角逐也没有停止,而是转向线下、海外等其他赛道,开始新一轮的较量。
例如,不少行业人士都观察到,近期美团大幅收缩美团优选,并加速扩张小象超市,同时进军线下市场,推出自营硬折扣超市“快乐猴”。
什么叫“硬折扣”模式?简单来说,就是通过优化供应链、精简运营成本,为消费者持续提供高性价比的商品。
与传统商超不同,硬折扣超市的核心概念就是“只让消费者为商品本身买单”,努力剔除不必要的品牌溢价、渠道冗余和服务成本,通过工厂直采、减少中间环节、薄利多销、自研自产等方式降本增效,在保证商品质量的同时,又能让利给消费者。如奥乐齐(ALDI)、乐尔乐、折扣牛、物美超值等。有观点认为,Costco开市客、山姆等会员店同样具有硬折扣属性。
据了解,美团“快乐猴”在定位上对标盒马NB,主要聚焦下沉市场刚需品类,吸引价格敏感型消费者。
此前,就有媒体透露“快乐猴”项目将于今年8月正式开店,首批门店计划在北京开一家,在杭州开两家。
目前,其在杭州已建有两家门店,都位于拱墅区。据悉,杭州首家门店将于8月29日正式开业。

图源:美团APP
官方信息显示,快乐猴超市涵盖蔬菜水果、肉禽蛋、水产、米面粮油、乳品烘焙、熟食、速冻食品、零食酒饮及家居日用等多品类的高质价比商品。
为了达成高性价比商品的定位,美团将通过单品大规模采购以及源头工厂合作的方式减少中间环节,降本增效。


图源:快乐猴
值得一提的是,在美团的财报电话会上,美团创始人兼CEO王兴也谈到了美团目前布局的一些新业务,并回应了关于“快乐猴”的提问。
他认为,中国的生鲜零售市场拥有巨大的增长潜力,而且仍然有很多用户(尤其是下沉市场用户),更加喜欢线下购物。因此,美团必须尝试一种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全渠道模式。
他还表示,折扣零售只是一个术语,但美团并不执着于这个术语。而是尝试提供一种商品选择有限、价格极具竞争力且以线下购物为主的新业态。
从目前来看,美团“快乐猴”仍处于非常早期的起步阶段。对美团来说,实验探索的性质或许更多。
但王兴也表示出了对这一业务的期待。他表示,美团已经收缩了美团优选业务。因此整个生鲜杂货部门的总体资本支出将远低于过去两年。经过精简后,或将处于更有利的位置,可以实现长期增长。

阿里、美团、京东,集体杀入线下市场
尼尔森IQ数据显示,2024年全球折扣零售渠道增长8.2%,增量销售额达61.1亿美元,增速稳居零售业第三。
而我国硬折扣市场规模在2024年就突破了2000亿元,渗透率却仅为8%,依然拥有较大的增长空间。
因此,除了美团之外,阿里、京东也都不约而同地将目光投向了硬折扣超市,并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加快布局步伐。
近期,京东折扣超市全国首店在河北涿州开业,刚开业便十分火爆。开业仅两日,该超市就接待顾客超过10万人,相当于当地常住人口的近六分之一。
不少当地市民甚至表示,“春运都没见过这么多人。”

图源:京东黑板报
据了解,京东这家折扣超市的面积超过5000平方米,拥有超5000款高性价比商品,覆盖生鲜食品、日用百货、家清个护等全品类,约为行业常规折扣超市的三到四倍。
之所以能保障商品的高性价比,主要是基于京东深耕多年的供应链优势。通过产地包园直采、工厂源头直发与自有品牌开发等方式,最大限度地从中间环节压缩成本,挤掉水分。
除了去线下门店购物外,消费者也可以在线上下单后,由平台提供即时配送服务,最快可30分钟送达,进一步优化了消费者体验。
据悉,京东还将于8月底在江苏宿迁开出4家新门店,于9月在河北开出第2家门店,并逐步推向全国。
显然,凭借多年以来在供应链上的积淀,京东已做好在线下领域大干一场的准备。
依靠这一优势,除了京东折扣超市,京东今年还大力加码京东七鲜,目前主要集中于华北地区。
和京东折扣超市一样,京东七鲜也凭借京东的物流优势,实现了“击穿价”的发展策略,坚持给用户提供“又好又快又便宜”的购物体验。
阿里这边的线下布局也同样卖力。
不久前,有消息称盒马会员店将全部停业。这意味着,盒马将彻底放弃仓储会员店的发展业态,把核心资源集中到盒马鲜生和盒马NB的规模化扩张上。

图源:微博
作为阿里新零售战略的重要一环,2015年成立的盒马已经经历了多次战略调整。从盈利艰难、饱受质疑,到如今重新找准方向,盒马打了一场漂亮的翻身仗。
目前,盒马主要实行以“盒马鲜生+盒马NB”为核心的双轮驱动战略。
具体而言,盒马鲜生致力于快速复制成熟的经营模式,盒马NB则深耕社区服务,二者合力实现市场全覆盖,既满足不同消费群体需求,也推动市场份额与盈利最大化。
其中,作为社区折扣超市的盒马NB依托供应链优势,主打 “天天低价、件件爆款” 的高性价比策略,持续拓展下沉市场份额,正逐渐成为拉动盒马业务增长的新引擎。

盒马NB 图源:盒马
为了确保商品品质稳定与供应链高效运转,盒马通过“产地直采” 等模式,将优质产品精准分配至不同层级的线下门店。
这种直接对接源头供应商的合作模式,有效精简了中间流通环节。一方面保障了商品从产地到终端的新鲜度与品质,另一方面也降低了整体运营成本,最终得以向消费者提供更具性价比的商品选择。
这也使盒马NB受到了消费者的欢迎。相关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盒马NB的营业额约为80亿元,同比实现双位数增长。目前,盒马NB的总门店数已接近300家,在半年内门店数量翻倍。
总的来说,“硬折扣”超市的核心逻辑就是通过剔除中间差价和品牌溢价,实现产品的高性价比。
三大巨头的布局路径也有其相似之处,都倾向于以自有品牌为切入点,直连工厂打造低价商品。同时强化上游供应链掌控力,用“品质 + 低价” 建立消费者心智。
这种模式跳出了单纯烧钱打价格战的恶性循环。一方面,供应链效率提升能在低价基础上保留合理利润,保障业务可持续;另一方面,稳定的品质可积累用户信任,形成长期粘性。
在互联网流量红利见顶的当下,这种模式无疑更加适配零售行业的长期发展,也让巨头们在存量时代中能拥有更强的竞争力。
2、电商号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发现文章、图片等侵权行为,侵权责任由作者本人承担。
3、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info@dsb.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