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云又打胜仗,阿里巴巴股价大涨
谁说大象不能起舞。
阿里巴巴财报出炉,释放重大信号
无数人翘首以盼的阿里最新财报,终于来了。至此,外卖三巨头都交出了今年第二季度的成绩单。
此前,由于京东和美团的财报不及预期,市场一度担忧阿里的表现。但光从数据来看,阿里这份财报好得有点出人意料。
财报显示,第二季度,阿里整体营收达到2476.52亿元,同比增长2%;净利润为423.82亿元,同比增幅达76%,营收和利润都高于市场预期。

图源:阿里巴巴财报
受到这一利好消息影响,市场的反馈十分积极。阿里当日股价大涨近13%,市值达3218.5亿美元,远超拼多多,电商老大哥的宝座更稳固了。

图源:富途牛牛
具体来看,阿里的核心业务表现都很强劲。
阿里云收入同比增长 26%,实现近三年新高,AI 相关产品收入连续八个季度三位数增长。

图源:阿里巴巴
中国电商集团收入增长 10%至 1400 亿元,阿里国际数字商业集团则收入347.41亿元,同比增长19%。
其他业务收入则同比下降28%,主要由于处置了高鑫零售和银泰业务。
但如果剔除已经出售业务的影响,阿里巴巴集团的整体收入将实现10%的同比增长。
不过,外卖大战带来的损耗还是肉眼可见。阿里该季度的非公认会计准则利润为335.1亿元,较2024年同期的406.91亿元下滑了18%。自由现金流则为净流出188.15亿元,2024年同期则为净流入173.72亿元。
阿里方面也坦言,主要是由于本季度阿里在AI基础设施建设、即时零售业务拓展等领域均有大额支出,所以短期对非公认会计准则利润造成了影响。
但在同样的指标上,相比于京东和美团,阿里目前的利润承压看上去还算好。
原因也很好理解。首先,淘宝闪购的高调动作更多集中在7月之后,500亿补贴计划从7月2日开始,不在本次统计周期之内。
其次,快速扩张的淘宝闪购增长明显,吸引来的高频流量也拉动了淘天零售业务的增长,让其能更好地为闪购业务输血。
财报显示,报告期内,阿里巴巴中国电商集团的“即时零售”业务收入为人民币147.84亿元,较2024年同期的131.96亿元增长12%,主要得益于“淘宝闪购”带来的订单量增长。
同时,即时零售月活买家达到 3 亿,带动淘宝App月活买家同比增长25%。在协同效应下,整个中国电商集团的月活买家和日订单量持续突破新高。

图源:阿里巴巴
而且,阿里还有很多其他造血能力强大的业务作为底气,支撑对即时零售与AI的投入。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本次阿里净利润大涨,而净利润是包含投资收益等非经营性收益的。简单来说,由于阿里处置了一些业务,而且在投资上赚了不少钱,所以本季度的净利润十分可观,这进一步增强了阿里的血条厚度。
值得注意的是,在这次财报及相关会议中,阿里释放出了不少重要信号。
例如在财报电话会议上,阿里透露未来会把非餐饮品类分为近场原生、远近场结合两种模式。
近场原生模式下,依托强大的商品供给和供应链发展闪电仓模式。而远近场结合方面,天猫超市全面从B2C远场模式升级为近场闪购模式。在保持远场的价格竞争力的同时,实现更快速的配送时效体验。
此外,阿里在AI+云上的动作与成果也尤为惹眼。
今年2月,阿里巴巴宣布未来三年将投入超过3800亿元,用于建设云和AI硬件基础设施。
而如今,阿里的云业务已经初步进入高投入高增长的正循环。
与此同时,还有市场消息称:阿里开发了一款新的AI 芯片,以填补英伟达在中国市场的空白。如果消息属实,阿里的又一新故事或将徐徐展开。
总而言之,阿里这次的表现十分亮眼,前景上也有很多故事可讲。
阿里巴巴集团CEO吴泳铭还表示:“未来三年,阿里巴巴将以创业心态再出发,以驱动业务强劲增长为核心目标,对核心业务持续投入提升竞争优势、获得长期增长充满信心。”
想当初,阿里巴巴于1999年成立不久后,创始人马云就确定了“要活102年”的愿景。这一希冀意味着阿里要跨越三个世纪,成为一家基业长青的企业,为社会创造真正的价值。
这么多年过去,无论是阿里还是整个行业,都在发生剧变。
但令主编惊喜的是,这位从互联网古早时代走来的巨头,在经过近年来的一系列调整之后,依然焕发出蓬勃的生命力,并且再次站上了时代的风口。
不过,风急必定浪高,阿里也并非就能高枕无忧。
一方面,淘宝闪购在7月的补贴投入有目共睹,带来的利润承压或许会在第三季度显现。届时,还要看淘宝闪购能否实现更多增长弥补亏损,并拉动核心电商零售业务和主站流量实现更多增长。
另一方面,阿里虽然家大业大,但也没有无限子弹。从这次下滑的非标利润和减少的自由现金流来看,阿里并非没有流血。而阿里豪赌的AI 科技也需要相当大的持续投入。因此即使阿里账上仍躺着500亿美元的净现金,但随着竞争的加剧,仍有不少人士忧虑其在资金上的压力。
当然,竞争白热化的时代,烧钱是正常的,关键看为了什么烧,怎么烧,烧完了钱又能换取什么。
目前来看,阿里的选择堪称明智。而这场关于消费和AI 的时代性战争,阿里也确实不得不全力加码。
时代中的阿里:踏准风口,巨轮转向
在行业内,许多人都喜欢用“大船转向”来形容阿里。
越是庞大的巨轮,在改变航道时就越是艰难。即使打满了舵,也要过上一段时间才能看到船身在转向,这是大船的质量及惯性所致。
然而,这也意味着一旦完成转舵,这艘坚定行驶的大船必将带来巨大的压迫性。
在这样的类比下,或许我们就更能理解,为什么在外卖大战中,阿里会显得有些姗姗来迟。又为什么能后发先至,在激烈的外卖大战中显露出如此决绝的魄力和惊人的战斗力。
对于业务众多的阿里来说,即时零售的重要性很难在一夜之间提升到理想位置。在全力前进前,必须先从组织上确定方向。
因此,我们会看到随着淘宝闪购的发力,阿里内部也进行着一系列紧锣密鼓的调整。
先是饿了么、飞猪并入电商事业群,随后掌舵人蒋凡进入阿里合伙人委员会。
之后,淘宝闪购的500亿补贴计划迅速面世,并和美团围绕“疯狂星期六”展开激烈鏖战。

图源:饿了么
据市场消息,目前在阿里官网上,其业务板块已经被重新划分为四大部门:阿里巴巴中国电商集团、阿里国际数字商业集团、云智能集团以及“所有其他”业务。

图源:阿里巴巴
调整后,饿了么与淘宝闪购被整合为即时零售业务,纳入中国电商集团,与淘宝、天猫、飞猪一起。
至此,阿里释放出的信号已经非常明确:以AI+云为核心的科技平台、购物与生活服务融合的大消费平台,将成为阿里巴巴未来两大核心战略方向。同时,阿里告别“1+6+N”时代,进入共同作战的生态协同深化阶段。
从阿里的财报来看,这一选择已经初步展现了其效力。
而在今后,阿里是否能以生态之力,抢占未来十年行业变革的制高点,还要看其能否在“AI+云”上取得更具代表性的突破,并将技术优势转化为全生态的效率壁垒;又能否真正让大消费场景的深入协同落地,真正打造用户需求闭环,而非简单的业务联动。
同时,也要看在度过士气振奋期后,其团队的创新性与敏捷性能否一直保持下去,真正守住生态协同的长期价值。
互联网下半场,走向何方
在《爱丽丝梦游仙境》中,红皇后对爱丽丝说:“在我们这个地方,你必须不停奔跑,才能留在原地。如果想要突破现况,就必须以两倍速度奔跑。”
后来,进化生物学家瓦伦以此为灵感,提出了红皇后假说。
他认为,生物必须不断地进化和适应环境,才能在激烈的生存竞争中存活下来。而在这一过程中,生物不仅要适应环境的变化,还要应对其他生物的竞争和捕食压力。
显然,这一理论放在商业领域同样适用。
逆水行舟,不进则退。越是竞争激烈的环境,企业就越要不断提升自己,才可能维持相对地位。
而如果想要打破现有的市场格局,就要付出数倍于现在的努力和代价,拿出决心,奋力一战。
与此同时,正如在镜中世界中,努力本身成为目的,而非手段。对现实世界中的企业来说,团队能够协力奔跑在一条确定的轨道上,本身也是提升士气的重要一环。
总而言之,“不进则退,停滞即亡”几乎已经成为处于存量时代的企业要面对的“宿命”。
而如何穿越周期,寻找企业的立足点,提升企业的价值,也是无数行业玩家需要面对的共同课题。
今年以来,大家已经见证了多个巨头互相进攻腹地,展开激烈厮杀。也见到它们各自加速调整甚至直接大刀阔斧地改革,以各种手段提高团队的战斗力。
就连曾经淡出公众视野的不少互联网大佬,如马云、刘强东等,活跃程度也显著上升。

图源:微博
这一切都印证了,互联网的下半场,注定将迎来一个更加风起云涌的时代。巨头之间,也注定展开更加激烈的角逐。
而在群雄逐鹿之下,鹿死谁手,我们拭目以待,持续观察。
2、电商号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发现文章、图片等侵权行为,侵权责任由作者本人承担。
3、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info@dsb.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