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upang砸资源吸引中国卖家,大幅降低准入门槛
一、力邀中国卖家
有着“韩国亚马逊”之称的Coupang,近来也试图与更多中国卖家结成合作。
根据Coupang跨境电商最新发布的公告,平台将面向中国卖家推出极速开店模式,助力中国卖家更丝滑布局韩国本土市场。
具体来说,在新模式下,中国卖家入驻Coupang,无需注册韩国本地公司,凭中国企业主体及相关资料信息,就可直接申请Coupang本土店。通过平台指定的服务商,还能代办进口合规、税务合规等复杂程序。卖家只需后台一键操作,最快1天就能完成开店。

Coupang推出极速开店模式 图源:Coupang跨境电商
此外,新卖家入驻前90天,还可享受免月度服务费和交易提佣福利,有效降低前期投入成本及精力。对中小卖家而言,直面冷启动挑战也会更有信心。
对于Coupang,相信了解过韩国电商的卖家应该都有所耳闻。在韩国市场,Coupang的实力可以说是遥遥领先,而且几乎是全方位碾压竞争对手。
收入方面,今年二季度,Coupang实现营收11.9万亿韩元(约合人民币612亿元),较去年同期的10.04万亿韩元增长约19%,创下有史以来最高的季度销售额纪录。其中,商品电商销售额达到10.30万亿韩元,同比增长17%,创下历史新高。
在消费端,Coupang不仅拥有最庞大的用户群体,更拥有一骑绝尘的留客能力。财报显示,今年二季度Coupang活跃用户规模同比增长10%,达到2390万人,占韩国总人口的四成以上。移动应用数据平台IGA Works Mobile Index的数据显示,今年3月,Coupang用户复购率达83%,远高于行业平均水平。

Coupang复购率排名第一 图源:platum.kr
不过,Coupang实力雄厚,却不急于向外扩张版图,而是始终聚焦韩国市场,持续引入优质卖家,扩充商品种类,吸引更多韩国用户。
去年底,Coupang宣布将其海外直购服务拓展至欧洲和大洋洲,以进一步提升其在跨境电商市场的竞争力。该服务面向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地区卖家,帮助其快速进入韩国市场。卖家只需将其产品运送至指定海外仓,剩余工作由Coupang完成。在此之前,这项服务已陆续上线至美国、中国大陆、中国香港及日本市场。

Coupang吸引更多海外卖家 图源:talkcmo
显然,对Coupang来说,把握住韩国用户,稳固韩国市场地位,是其现在及未来发展的战略重心。因此,Coupang要做的不仅是激发韩国用户的购买热情,更要从电商卖货的本质入手,用好的产品吸引源源不断的客流。而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中国卖家就是其要重点牵手的合作对象。
二、迎合市场趋势
除了壮大平台实力,Coupang积极引入海外卖家,其实也为迎合市场发展趋势。
一方面,作为亚太重要经济体,韩国不仅拥有庞大的消费群体,对海外商品及服务也抱以较高的认知与接受度,这就使得海外直购市场规模持续攀升。
韩国统计局数据显示,今年二季度,韩国海外直购总额达2.1762万亿韩元,同比增长5.6%,这是海外直购规模首次实现单季度突破2万亿韩元,也是连续第10个季度保持增长。其中,中国商品占比超60%,直购规模达1.466万亿韩元,其次是美国(3580亿韩元)和日本(1461亿韩元)。

韩国海外直购规模增长 图源:kostat.go.kr
另一方面,海外电商平台持续深入韩国市场,无疑给Coupang等本土电商平台带来了竞争压力。这也是海外直购市场规模持续扩张的一个重要原因。这其中,速卖通和Temu算是两个典型代表。
IGA Works移动指数显示,去年前11个月,Temu和速卖通是韩国用户下载量最大的两个购物类应用,其中Temu下载量突破1800万,排名第一;速卖通下载量658万,排名第五。

Temu和速卖通下载量高 图源:IGA Works
WiseApp Retail的调查报告则显示,自进入韩国市场以来,速卖通、Temu两大巨头影响力与日俱增,2024全年两家平台在韩销售额总计突破4万亿韩元(约合27.5亿美元),同比大涨85%。
今年,这两家平台还都加快了韩国市场布局。2月,Temu在韩推出本地模式,大批招揽韩国主体卖家。3月,速卖通放弃外资身份,转为韩国法人公司,与韩国本土平台直面竞争。

速卖通韩国转为本土法人公司 图源:biz.newdaily.co.kr
毫无疑问,在各方势力都争相布局的背景下,韩国市场竞争将日趋白热化。即便Coupang稳坐第一宝座,也难以忽略这种发展趋势。换言之,无论主动应战还是被动出击,Coupang都注定要作出应对,顺势而为。否则再大的“江山”,也可能面临“易主”的结局。
2、电商号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发现文章、图片等侵权行为,侵权责任由作者本人承担。
3、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info@dsb.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