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贝创始人疑似退网跑路,账号全部清空,一切都结束了
自作自受。
一、西贝贾国龙扛不住了,一举清空社交平台账号
意料之外,情理之中。
西贝的风波延续到现在,似乎要以贾国龙清空账号画上句号了。
近日,西贝餐饮创始人贾国龙清空了多个社交账号,其中包括抖音、视频号、小红书等,目前均显示无作品。微博账号虽没完全清空,但最新动态已经停留在今年的元旦祝福。

图源:小红书

图源:抖音
值得一提的是,昨天,一位律师起诉了西贝欺诈虚假广告,要求其公开道歉,赔偿三倍消费额。

图源:微博
西贝风评到如今这个地步,绝不仅仅是因为那场和罗永浩的对峙,后面一系列的公关翻车也难辞其咎。

贾国龙 图源:百度
9月23日,西贝公众号“西贝品味早读”发布文章《7岁的毛毛:我以为自己再也吃不到西贝了》。
文章以7岁儿童毛毛的视角,讲述了毛毛从2岁起开始吃西贝,妈妈因为最近的消息不让毛毛光顾西贝,毛毛哭着、闹着,哪怕妈妈用玩具“诱惑”,也要遵守与西贝的“约定”,最后激动的毛毛抱着西贝店长的大腿哭泣。

图源:微博

图源:微博
没想到,西贝打出的这张感情牌,网友已经不吃了,迎来了舆论的群嘲。
不少网友表示:“表演成分过重”、“尴尬到脚趾抠地,原地都能抠出一个西贝”、“西贝的故事会,很有意思,催更。”
不久,西贝的新视频又来了。
讲述一名宝妈分享:孩子快1岁时不肯吃饭,后来在西贝学会吃饭的故事,“孩子现在已经快要3岁了,对西贝的感情特别深”,西贝董事长贾国龙听完深受鼓励落泪。

图源:抖音
营销的切入点,再次让人哭笑不得。评论区的网友也不买账:

图源:抖音
更早之前,“西贝品味早读”还曾发布过一条视频《我给大爷一碗汤,大爷要送我北京一套房》,目前也已被删除。

图源:微博
以上事情的真实性我们尚且不去讨论,但西贝发布的这些故事浮夸、文笔煽情的“鸡汤文”,颇有21世纪初一些杂志的风格。
对此,西贝也被网友戏称作“意林式公关”。
不过目前,“西贝品味早读”视频号已设置为私密账号,需经对方同意关注后方可看到内容。对此,客服回应称:“部分视频或文章删除,是因为顾客和员工遭受网暴,所以下架了。”

图源:微信视频号
一计不成,西贝又生一计。
9月24日,西贝在线下门店发起‘西贝请您吃饭’活动,向在店消费的顾客免费发放100元堂食代金券,代金券在西贝全国门店通用,但仅限堂食。
然而,认真一看才发现,“代金券需从下一餐开始可以使用”。

图源:蓝鲸新闻
这一举动不仅没能挽回口碑,还被网友怒评:“一百也就够你买四个半馒头”“送100代金券,我还要自掏腰包花几百去吃高价预制菜”“再不来吃,预制菜就过期了”。
本就处在舆论风口上,既然发券,就给足诚意,否则被解读为“挂羊头卖狗肉”也确实不太冤。
总而言之,这场预制菜风波,似乎是西贝自己,把消费者越推越远。当消费者真不和你玩了,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二、预制菜引发的“多米诺效应”
西贝预制菜事件引发的连锁反应,不仅仅销量下滑那么简单,还“中伤”了不少餐饮业友商。
首当其冲的“受害者”,无疑是太二酸菜鱼。
说到太二,这个“酸菜鱼一哥”, 以短菜单、高效率以及二次元文化,把酸菜鱼这道常见菜系打成了招牌开创了自成一派的特色。

图源:微博
最火的时候,线下排队几乎两小时起步,当年,太二酸菜鱼的态度也很“狂”,直接摆出:“四人以上拒绝接待、不加位,不调整辣度、不搞外卖”等规定。
然而,西贝翻车后,网友不由得开始联想:太二酸菜鱼3道菜7分钟就能上齐的效率,其中是否也存在预制环节?

图源:抖音
相关行业报告显示,太二酸菜鱼大部分菜品通过集采的方式进行统一的供应管理,通过多地的中央厨房进行加工,包括鱼片、酸菜、调味品等都是提前准备的原材料,门店只需进行简单烹饪。
工业化时代的餐饮业,追求效率使用“集采-分发”的模式,可以理解。消费者在意的是“菜品新鲜度”这个边界问题。
毕竟谁也不想吃到西贝那样“保质期18个月的海鲈鱼”。
谈论度越来越高,又有了西贝的前车之鉴,太二酸菜鱼的“求生欲”快要溢出屏幕。
最近,太二方面表示:全新的鲜活门店自今年3月已经正式推出,于二季度向全国逐步铺推,目前有68家,预计到今年年底完成150家门店调改,2026年完成所有门店调改。
太二还特地强调:活鱼当天到店、现杀现片、现腌现煮,最快10至15分钟即可上桌。

图源:江苏经济报
同时,会依据店内人流情况,判断是否需要在下午再次杀鱼,通常会在上午和下午进行两次杀鱼。并非等客人点单后才杀鱼,因为杀完鱼后还需经历腌制等流程,耗时约40到50分钟,若等客人点单后再杀鱼,时间上来不及上菜。
但消费者是否会买账,还有待观察。
除了太二以外,怂火锅和九毛九西北菜作为九毛九集团旗下的另外两大核心品牌,同样饱受质疑。
从供应链角度来看,浩浩荡荡的预制菜事件还暴露了餐饮行业一个共性问题——不同品牌共享相同的供应商。
举个例子,西贝推出的麻辣草原羊蝎子、速冻鸡块等由浙江浔味堂供货,后者的客户又包括海底捞、外婆家、自嗨锅、胖哥俩等。

图源:界面新闻
由此,不信任感如同多米诺骨牌一般迅速传导,几乎整个餐饮行业都没能幸免。
公众视角来看,关于预制菜,大众纠结的实际上并非单纯食材问题——从连锁经营角度,冷冻也是一种保障食材质量标准化的方式。
开团的罗永浩本人,态度也不是反对“预制菜”,而是主张“消费者有权知道餐馆是否使用了预制菜”。

图源:微博
因此,包括西贝在内的餐饮行业,目前需要解决的其实是菜品定位与消费者期待之间的差距,甚至是“知情权”的法律问题。
摆正姿态,积极整改,彻底转变,预制菜甚至可能成为重新打响知名度的一个机会。
毕竟,不能否认,预制菜市场,是有潜力的。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生活节奏的加快等,预制菜几乎是满足现代生活需求的版本答案。国际视角来看,日本、美国作为两大预制菜生产消费大国,也给出了一些思考。
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预制菜市场规模达4850亿元,同比增长34.2%。《2024—2025年中国预制菜产业发展蓝皮书》显示,当前中国预制菜产业正经历深度变革与升级迭代,从高速扩张期转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
但是如何树立“行业统一标准体系”,并且处理好其中“消费者知情权”等边界问题,目前来看还有一段路要走。
2、电商号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发现文章、图片等侵权行为,侵权责任由作者本人承担。
3、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info@dsb.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