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力高管炮轰雷军:不要再表演了,收手吧
小米和格力的恩怨何时了。
格力朱磊炮轰小米
在小米深陷负面舆论之际,格力高管朱磊突然下场。
10月19日,朱磊连发两条微博控诉小米。第一条微博,朱磊发布了一段视频,并且配文称:“一模一样的台词,一模一样的剧本,一群看起来并非有什么观点非表达不可的人。几乎同时间海量覆盖。这是为什么?群,你知道答案吗? ”

图源:微博
朱磊发布的这段视频的封面,是由多条互联网博主的视频截屏组成的。而在众多条截屏上,都有着一段文字:“同样是1.5匹的空调,小米的不到1700,格力的却要3000多?”
显然,在朱磊看来,这些视频对小米和格力的价格对比,是想通过贬低格力,从而抬高小米。相关视频一模一样的文案、一模一样的呈现效果,被朱磊认为是小米对格力的抹黑。
发布完这条控诉的微博之后,朱磊又发布了一条微博,表示:“到处嚷着自己正在遭遇网暴,无非是想要营造受害者的假想,唤起尚存的拥趸“同仇敌忾”的幻象。然而公道自在人心,这个世界不会任人颠倒黑白。制造业要脚踏实地,认认真真。不要再拉踩,不要再做口蜜腹剑式的表演。举头三尺有神明,收手吧,群。”

图源:微博
如果说上一条,朱磊是为了表达对“拉踩格力、抬高小米”的视频行为的不满,那么这条,在网友看来,便是将矛头直接指向了雷军。
毕竟,前段时间小米因为成都车祸事件深陷舆论风波,雷军在10月16日的“汽车智能网联大会”上呼吁全行业共同抵制黑公关。
结合朱磊发布的两条微博内容来看,网友认为其中的“群”,就是指的雷军。
所谓的“群”,是互联网中,大众对于岳不群名字的简称。后来逐渐演变为用“群”来代替“岳不群”,甚至是和“岳不群”一样的奸险之人。
若真如网友所猜,“群”是在影射雷军,那么这无疑表明小米与格力之间的关系已相当紧张。
事实上,朱磊发布这两条视频的本意,是对小米买水军拉踩格力的行为的控诉。
可当网友点开朱磊发布的控诉视频去看,发现朱磊所曝光的几位博主,相当一部分都是格力的经销商。
原来,朱磊只看了几位博主的视频开头和封面上的价格对比文字,便将这些博主视为小米买的来踩低格力的水军。
事实上,在这些博主的视频后面,是对格力空调价格贵的原因解说,并由此来突出“格力贵有贵的道理”“格力大品牌”的相关主题。

图源:微博
也就是说,这些博主,是在为格力的空调做宣传。可他们却莫名其妙被朱磊说成小米的水军。
这属实是一场大乌龙。
朱磊闹出的这场乌龙,在被网友揭穿的同时,也引来了一片嘲讽。有网友表示:“大哥,你转发这种视频,真的不去看一下实际完整视频吗?他们视频得出的结论都是夸格力好。”甚至还有网友推测:“你确定这不是你们格力的投放?”

图源:微博
在朱磊的评论区内,充斥着网友对这场乌龙的调侃。从网友的评论中不难看出,舆论中的格力和小米,始终处于对立位置。
朱磊对小米的突然炮轰和自己闹出的这一场乌龙,也产生了一系列的蝴蝶效应。一方面,小米的受众和粉丝对朱磊的行为极为不满,一场关于格力与小米的舆论风波再度被点燃。
另一方面,这一乌龙让大众啼笑皆非的时候,有相当一部分群体提出了对朱磊品行和格力电器品质的质疑。他们认为像朱磊这样的企业高管,却不顾及个人身份,下场对其他企业家进行人身攻击,这种行为实在不妥。
到目前为止,朱磊并没有删除这两条乌龙微博,也没有对网友的议论进行回应。
小米和格力的纠葛
朱磊闹出来这个乌龙,让我们不得不再次将视线投向小米和格力一直以来的恩怨纠葛。
今年以来,格力和小米双方的企业管理人员,已经在互联网上进行过数次的隔空交锋了。
8月16日,小米总裁卢伟冰转发了一张第三方数据平台的截图,显示小米空调的7月线上市场份额已超越格力,跃居第二。卢伟冰配文表示:“能力的坚实提升,才能赢得高质量的增长。再次感谢大家对小米大家电的支持。”

图源:微博
卢伟冰的这一行为,引起了朱磊的关注。两天后,朱磊回应,指出小米引用的数据与格力掌握的实际情况不符,并出示了另一份数据显示格力依然领先,质疑数据统计口径有问题。

图源:微博
显然,对于卢伟冰抛出的证明“小米市场份额超越格力”的数据,朱磊并不相信,以至于格力再去进行了一番调查,想用新数据来证实卢伟冰的数据有问题。
从表面上看,这是两家空调品牌对于市场份额数据的争端。但其背后所折射出来的,是空调新老势力竞争加剧、品牌格局动态调整的现状。
双方在社交平台的数据和言论,都不可避免地影响大众对品牌的认知。因此,在这场数据争端的背后,小米和格力争的,其实是市场的话语权。
双方作为竞品,像这样的争端,有第一次就会有第二次。
8月25日,朱磊翻出卢伟冰在6月转发的一张小米与格力中央空调的主板结构对比图。图片中格力主板走线凌乱,与小米形成鲜明对比。
朱磊对此进行了“打假”,称图片中的格力机型是十年前已退市的产品,并且内部结构被人为动过手脚,刻意营造凌乱效果,属于“拉踩明显且经恶意处理”。
为自证,他展示了该老款产品的真实内部图片,并进一步用格力2021年的产品与小米2025年新品做对比,称格力在电源接口、通讯方式等方面依然存在“代际级”的领先。
面对朱磊的一系列质控,小米集团公关部总经理王化在8月27日以一首打油诗疑似隔空回应,诗中提到“三年新物当旧骸,数据罗盘任调改”,借此来暗示格力将新款产品说成旧款,并随意更改数据口径。

图源:微博
格力和小米的这两次在社交平台的隔空交锋,是格力与小米在市场竞争加剧的真实写照。
而这次朱磊对小米水军的控诉,更是双方长久以来的矛盾的延续。
这场隔空交锋,表面上是双方高管的口舌之争,其背后却折射出更深刻的行业背景和商业模式碰撞。
当前空调市场增长压力巨大,2025年上半年行业经历了激烈的价格战。与此同时,小米空调业务增长迅猛,其第二季度出货量同比激增60%,已超过540万台。此消彼长之下,作为传统巨头的格力与新兴力量小米之间的摩擦难以避免。
作为对立的双方,小米和格力在商业上代表着不同的立场。格力是传统制造业的代表,技术和功底是其长期以来的坚守;而小米作为互联网模式的代表,需要依托生态链、高效的营销和快速的市场反应能力来攻城略地。
二者不同的立场也带来了对矛盾认知和观念的差异。
然而,如今小米补课制造,自建工厂;格力也在努力学习互联网营销,发力线上。二者如今的发展路径,似乎在告诉我们,二者的立场矛盾并非不可调和。
这是二者基于市场需求和时代变化做出的战略调整。
显而易见,品牌之间的竞争,最终需要市场和消费者来给出答案。
2、电商号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发现文章、图片等侵权行为,侵权责任由作者本人承担。
3、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info@dsb.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