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万网红李福贵杀入直播带货,10分钟爆卖3万单,赚大发了
真诚才是最大的必杀技。
1.千万网红李福贵进军直播带货
又有网红卖爆了,风头直逼董宇辉。
近日,河南知名自媒体博主李福贵突然在直播圈杀出了重围。
11 月 8 日上午 9 点,李福贵的首场带货直播准时开启。谁也没想到,这场看似普通的直播刚开播 5 分钟,观看人数就突破了 10 万人。

图源:微博
开播仅半小时,直播间点赞量更是飙升至千万,整场直播有超2600万人围观,热度涨得让人始料未及。
此外,李响从数据平台查询到,最近一周时间,李福贵涨粉超50万,目前其账号粉丝量已达 1299.2万,涨粉速度无比迅猛。

图源:抖音
值得注意的是,这场爆火的直播与黄小米有密切的关联,此前,因这一小米产品,李福贵陷入了一场不小的风波。
当时,有网友质疑她“高价收谷破坏市场”,面对质疑,她在评论区耐心解释称,山区的小米零售价是7~8元一斤,谷子的收购零售价是5元左右。
她表示,自己是按正常价收购的,平均在4.8元一斤,个别的5块钱一斤,没有压价、也没有抬价。网上三四元一斤的是大规模生产的,山区小米全靠零售,而且山区小米品质也不一样。
直播当天,她再次回应了小米的价格争议,“5斤装的黄小米售价37.8元,合一斤7.56元。这个价格没算加工费和快递费等成本,没有任何利润,没赚一分钱,纯粹是小米的收购价。”
直播中,有人问起小米颜色不统一的问题,李福贵也如实说明,小米来自千家万户,不同的村子种的小米品种不一样,所以颜色不统一,和小米的质量与口感无关。

图源:抖音
她还特意在小米包装袋上写下了一句暖心标语:“一份来自太行山区的小米,这份可能来自李爷爷家,或是王奶奶家,又或是张大爷家种的,谷物算不上多么精美,但每一粒皆是他(她)们的精心呵护,望您品尝。”
李福贵的真诚,平息了不少质疑声,也感动了不少网友,最终这款名为“村民与福贵” 的小米(每袋 2.5kg),上架仅10分钟,就售出3.4 万件,彻底卖爆了。
在这场直播里,李福贵情难自抑,多次潸然泪下。
她坦言直播前心情特别复杂,如同“和屏幕前的粉丝恋爱见面一样”,又期待又紧张。李福贵说,自己平时除在村里与老人健谈外,在直播间和视频评论区较少与年轻人交流,这次直播有很多年轻人来帮忙让她体验到不同的感觉。
除了小米,李福贵售卖的产品还有辣条、抽纸、羽绒服、老年鞋等,大多是生活用品,谈及带货初衷,她直言:“希望通过直播带货更有力量。有能力的时候,我就可以去收谷子。可以大声地告诉村民,我来收你们的谷子。”

图源:抖音
不过,人红是非多,评论区里除了支持声,也有“变味儿了”“最后还是为了赚钱”的质疑。
对此,李福贵没有回避,反而坦诚回应,自己带货的初衷只是想卖小米,但后面意识到自己的力量不够,坦言自己想赚钱,有底气和能力,才能帮助更多的乡亲过上更好的生活。
这番不绕弯子的话,反而让更多人看到了她的实在。
回顾李福贵的过去,她的这份实在,或许是刻在骨子里的。
据李福贵描述,她是1998 年出生,本名叫李亚云,其父母都是有严重智力缺陷的残疾人,如今父亲勉强能做饭,母亲却完全无法自理。

图源:抖音
2021年之前,家里的重担全靠爷爷奶奶扛着,可奶奶去世后,年迈的爷爷渐渐力不从心,23 岁的李福贵便成了家里的“顶梁柱”。
她的成长轨迹,比很多同龄人都要艰辛。五六岁时,别的孩子还在撒娇,她已经跟着爷爷奶奶学做家务;14岁上初二的暑假,她开始打工做服务员贴补家用;15岁初中毕业,为了赚钱养家,她干脆辍学,发过传单、做过护肤品推销,后来在影楼当助理时,偷偷学会了拍摄和剪辑,这也为她后来做自媒体打下了基础。
“苦难不值得歌颂,但确实能帮助人变得要强。” 这是她对自己经历的总结,偶尔她也会小声问一句,“命运不会一直为难人吧?”
正是这份在苦难里不低头的劲儿,让她进军自媒体之后,圈粉无数。
在她的视频里,我们能看到,李福贵一边走街串巷卖货,一边帮独居老人晒麦子、代打电话,甚至维修手机。
“这闺女实在!”是乡亲们对她的一致评价。
今年8月19日,李福贵发布了一条带村里 46 名老人走出大山、去郑州旅游的视频,视频里老人们第一次看高楼、第一次坐地铁的笑脸,戳中了无数网友的心,这条视频也让她的关注度再上一个台阶。


图源:抖音
如今,带货网红更新换代快得惊人,很多人陷入流量内卷,忙着打造完美人设,李福贵却走出了一条不一样的路。她没有精致的脚本,没有刻意营造的“正能量”,只是把自己的真实经历、对老人的真心、帮农户的初心摆在大家面前。
正是这份真诚,让她在同质化严重的直播带货行业中成功突围。这一切,不是偶然的幸运,而是真诚换来的必然结果。
2.网红如何打破昙花一现的定律?
“昙花一现”,这句老话在网红圈早已成为颠扑不破的定律。流量浪潮下,一夜爆红的神话从未间断,但能跨越周期、持续活跃的却寥寥无几。
2022 年,刘畊宏的健身操席卷全网,张同学的乡村生活视频引发热议,董宇辉的“双语带货”横空出世;2023年,挖呀挖黄老师、佛山电翰、秀才、一笑倾城等凭借爆款内容迅速出圈,东北雨姐的质朴生活更是圈粉无数;近两年来,听泉赏宝、木森、郭有才等也纷纷从默默无闻跻身现象级网红行列。
然而,热潮退去后,多数网红逐渐沉寂,有的因内容同质化失去吸引力,有的则因违规行为被封杀,短短一两年便淡出大众视野。
在这场流量淘汰赛中,董宇辉成为为数不多的“幸存者”。据第三方数据统计,10 月 9 日至10月31日,“与辉同行”直播间累计销售额超 18 亿元,其中董宇辉仅前三场直播就斩获 3 亿元销售额,持续领跑带货赛道。

图源:与辉同行直播间
董宇辉的长红并非偶然,关键在于他找到了网红的长红密码。一方面,他跳出了短期流量依赖,通过诗词、历史、哲学等内容沉淀核心竞争力,让粉丝能够持续产生精神共鸣;另一方面,他和团队不断升级供应链能力,严控产品质量,让流量真正转化为可持续的商业价值。
董宇辉的成功路径为李福贵提供了参照。后续,她或许要在保持真实底色的基础上,进一步沉淀独特个人标签、持续输出有温度的优质内容,并搭建兼顾口碑与效益的商业闭环,才能在竞争激烈的直播带货行业站稳脚跟、走得长久。
不过,话又说回来了,网红这碗饭并不好吃。李福贵爆火之后,伴随流量而来的争议与考验只会越来越多,未来她能不能守住创业初心,打破“爆红即巅峰”的行业魔咒,在直播这条路上真正走得稳、走得远,目前还很难有定论。
这位在苦难中成长起来的“豆腐西施”,接下来必须做好应对一切挑战的充分准备。
2、电商号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发现文章、图片等侵权行为,侵权责任由作者本人承担。
3、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info@dsb.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