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宝改革见奇效,月活直冲第一

电商之家
2023-08-01 17:50
1、淘宝月活重回第一


王者淘宝再次回归了!


几天前,高盛发布了一份研报,这份研报的研究对象是当今国内三大主流电商平台。结果显示,2022年4月至2023年6月,三大平台中,淘宝用户的环比增幅最猛,月活总数逼近8.77亿,位列第一,京东次之。


这份研报的另一个横向结果则有些出人意外:相比拼多多,淘宝月活数据比拼多多领先2.58亿!这也意味着,调查期内,拼多多的用户人数出现了有史以来最惊人的大跌,高盛给出的跌幅是21%。


今年3月,淘宝app的日活跃用户数就已经达到3.8亿,一个app每天能吸引3.8亿用户不断打开,在全世界范围内绝无仅有;而现在,淘宝的月活总数也逼近8.77亿,这也意味着从一个更长的时期来看,用户选择使用淘宝的频率还是很大。


format-jpg

图片来源:电商之家

format-jpg

数据的背后,揭示了什么?


其一,淘宝作为第一电商平台的吸引力回来了。


这种吸引力,一方面表现为用户打开淘宝的次数的增加;另一方面,还表现为商家侧数据的增长:数据显示,2023年第二季度,天猫新入驻商家的人数同比增长了75%,这些新商家中产业带品牌和新消费品牌占了很大的比例。


其二,在带动消费回归上,淘宝仍然是当仁不让的主力军。


今年以来,随着旅游市场的火爆,国内消费回归的趋势明显;但是,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过去几年大环境的变化让居民消费整体上不能完全释放;而在线上消费方面,很多用户选择了价格和品质都有保障的淘宝,淘宝也成为疫后拉动线上消费的主力军。


一项疫后调查数据显示,88.8%的受访者表示会在淘宝天猫消费,76.57%的受访者表示疫后他们在淘宝天猫消费最多。


那么,过去近一年来,淘宝究竟做了些什么,让淘宝上下焕然一新?




2、淘宝到底做了些什么?


任何成功的背后,都不可能一蹴而就,这么多用户重新拥抱淘宝,正是因为最近以来,淘宝从不同的维度带来了一系列深刻的变革。


比如说,淘宝的内容化。


今年以来,内容化是淘宝的几大重点方向之一,很多用户也发现了,今年淘宝的首页上方,给短视频和直播的展示位更多了;淘宝首页的下方,则以逛逛社区和上方的展示位首尾呼应。淘宝此举,适应了短视频+直播兴起的趋势,最终就是要做好内容化的闭环,在以内容化建设加强用户停留时间的同时,促进用户交易的增长。


再比如说,开放会员运营机制。


此前,用户在淘宝能获得最低价格一般都是通过双11这样的大促活动来获得。但是,双11每年只有一次,而当下消费者的消费路径不断缩少,再有耐心的消费者也不会用这么长的时间来守望最低价;开放淘宝会员后,会员价比大促价更低,天天都可以抢到最低价,会员的粘性大大增强。更重要的是,在淘宝会员的现身说法下,还会有更多的消费者加入会员行列,这也是最近以来,淘宝的新用户不断增长的原因之一

format-jpg

format-jpg

图片来源:电商之家


还有,积极扶持中小商家。


今年5月,马云在淘天集团的内部会议中明确指出,今年阿里的机会在淘宝,阿里必须“重回淘宝”。


“重回淘宝”意味着淘天集团必然会加大对中小商家的扶持力度——很多人都知道,阿里当初能从电商市场杀出来,靠的就是千千万万具备小、快、灵特点的中小商家,满足了用户个性化、多元化的消费需求。


现在看来,无论是上线了“好价”功能,618期间推出中小商家直播专场等,都是淘宝加大扶持中小商家的举措。


不难看出,在鼓励商家、吸引用户、提升服务等方面,如今的淘宝已经到了不遗余力的地步,这也说明,整个淘宝集团已经认识到如今的电商发展已经进入到一个关键的时刻,只有通过积极的战略调整,认准新的前进方面,才能在未来的电商竞争中扩大自己的优势。




3、未来的电商之争更加激烈


当然,如今的电商局势,和十几年前已经有了天壤之别。


十几年前,淘宝开创了线上购物的新方式,带来全国人民消费方式和生活方式的改变;作为国内电商的引路人,淘宝一度占据了整个国内电商市场百分之八十的市场份额。


也难怪当年的马云曾经踌躇满志地说:“阿里巴巴就算打着望远镜也找不到对手”。


但是,国内的电商市场够大,完全可以容纳更多的玩家共同开发。随着京东的崛起,京东从经营模式、用户服务、品牌理念各方面提出了自己的主张,对阿里巴巴的电商业务进行阻击。


那几年,“猫狗”之间经历了“二选一”等明里暗里的斗争,经过几年的发展,京东已经成长为可以抗衡阿里的主要对手。


format-jpg

图片来源:电商之家format-jpg


就在大家以为国内电商两强的格局已然成型的时候,拼多多的快速崛起,不仅让阿里、京东始料未及,也一次次打脸那些预言“拼多多活不过今年”的专家。


一开始,阿里、京东对拼多多的发展模式无疑是带有一种偏见式的质疑的,等到他们真正重视这个前所未见的对手时,拼多多已经成长为可以威胁到彼此的重要一极了。


2020年4月,某第三方数据分析机构发布了2020年第一季应用榜排行,拼多多的月活首次超过淘宝——可能是连机构自己都觉得这样的结果有些难以想象,排行榜发布不久,该机构就删除了榜单。


2021年3月,拼多多发布2020年第四季度及全年财报。财报数据显示:拼多多的年活跃买家数7.88亿,超过阿里巴巴年活用户7.79亿。


在此后一年多的时间内,拼多多一直在用户上力压淘宝。


如今,经过长期的“卧薪尝胆”,淘宝通过持续提升商家、商家和用户策略,重新让用户回流到淘宝。


痛失“最多用户平台”的拼多多,当然也不会毫无表示。


而在淘宝通过改革不断优化用户体验的同时,京东也通过精细化运营、优化商品组合,以及丰富服务实现了稳定增长:2023年一季度,京东的盈利水平明显提高,整体表现超出市场预期。


这也意味着,未来国内电商市场的争夺,会越来越激烈。

1、该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电商派观点或立场,文章为作者本人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2、电商号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发现文章、图片等侵权行为,侵权责任由作者本人承担。
3、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info@dsb.cn
相关阅读
8月29日消息,七夕到来,上淘宝闪购“淘”鲜花,成为今年七夕的消费热潮。最新数据显示,七夕淘宝闪购上的鲜花预售订单暴涨,同比去年增幅达132%,是今年520的3倍。主打的11朵、33朵、52朵玫瑰花束增速都在三位数以上,其中52朵玫瑰花束增速最高。仪式感消费也成为七夕送礼一大趋势,葡萄酒、香氛香薰、情侣家居服等淘宝闪购订单增幅显著。
电商派获悉,淘宝天猫近日已上线新版商品扶优体系,商品信息质量越高,搜索、推荐流量越高。商家只需提供全面准确的商品属性信息及有创意的创意素材,商品即可获得更高商品信息质量评分,从而在搜索、推荐等各个重要场域获得更高权重,获得消费者更多青睐。
对于消费者而言,升级后的搜索系统将实现“想买哪一版就能买到哪一版”。
8月27日消息,第三批国补资金已下达,淘宝天猫即日起率先可领。北京、上海、浙江、广东等众多省市区消费者,通过淘宝APP首页或者搜索“国家补贴”,即可进入国补专区,领用相关补贴。今年国补范围再扩容,当下正值开学季,智能灯、学习桌椅、学习机等首次纳入以旧换新补贴范围,最高补贴20%;单价6000元以内的手机、平板、智能手表/手环等3C数码产品可享15%补贴,最高减500元。
天猫也升级了《天猫物流时效管理规范》,新增“订单发生物流轨迹超时或物流轨迹异常违规情形后5天内消费者仍未收到所购商品的”等缺货认定情形、“以商家违规次数或商家收到该违规通知7天内仍未收到所购商品等情形”等违规认定情形,于8月26日生效;下调物流轨迹异常中关于物流停滞的赔付比例,将于9月5日生效。
8月26日消息,淘宝天猫图书行业与中国国家版本馆正式签署合作协议,将图书在版编目(CIP)标准数据引入平台,彻底改变商家在淘宝天猫平台的图书数据录入模式,为消费者提供更精准的搜索体验。
CIP标准数据将从“书名维度”提升至更精细的“版本维度”,实现同一本书不同版本、印次、装帧之间的精准区分。
8月26日消息,为完善平台基础售后能力,解决买卖双方在商品少件、破损等场景下的售后问题,淘宝网拟于2025年9月1日上线补寄售后流程相关产品功能,并在《淘宝网超时说明》、《淘宝网关于违背承诺实施细则》等规则中同步新增关于补寄流程的相关时效及考核要求。此次规则变更于2025年8月25日进行公示通知,将于2025年9月1日逐步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