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最大电商平台Wildberries出现bug,被薅羊毛140万
一、利用电商漏洞窃取商品
天下之大,无奇不有。
最近,俄罗斯鄂木斯克一名女子因涉嫌从Wildberries中窃取价值1560万卢布(约合139.31万人民币)的商品,被法院判处三年刑期。Wildberries是俄罗斯最大的电商平台,从电商平台偷东西,这是怎么做到的呢?

俄罗斯一女子因网购偷窃被判刑 图源:tass.ru
原来,在一次网购中,这名女子偶然发现了Wildberries的技术漏洞,其在平台下单时,所选商品都被标记为已付款,也就是说这系统漏洞能让她只下单不付款。
而且一般电商平台都有基本固定的结算周期,买家下单支付的货款,不会立马转到卖家账上。所以系统显示付款订单,卖家按照常规流程打包发货,短时间内也发现不了这个漏洞。
于是,这名女子一口气下单了765件商品,并且成功取回了商品,包括家具、珠宝、儿童用品,总价值超过160万卢布(约合14.29万人民币)。
验证了漏洞的“可行性”后,该女子变本加厉,又继续下单了580件商品,包括珠宝、家用电器、服装等,总价值超过1400万卢布(约合125.02万人民币)。但这回,平台工作人员发现了这个漏洞,并及时封锁了该女子的网购账户,赶在送达之前拦截了这批价值百万的商品。而这名女子也被平台扭送检察机关。

被拦截的部分商品 图源:omskinform.ru
要说这种等同于天上掉馅饼的漏洞,其实最容易被发现,只是时间长短问题,卖家少不了会折损一些物件,总体上还算在可控范围之内。
但除了这种掩耳盗铃式的窃取行为,还有一些人明目张胆地利用平台规则漏洞,比如退货政策等牟取私利,即便卖家事后发现不对,也很难追回损失。
比如前段时间,韩国一名男子因恶意滥用Coupang免费退货服务,被当地法院判刑8个月。在2023年11月-2024年4月期间,这名男子通过Coupang杂货配送下单超过1600次,购买牛奶、黄油、蔬菜水果等生鲜产品,在收到货后却以配送问题或者产品缺陷等理由要求退货。

滥用退货政策被判刑 图源:ytn.co.kr
根据Coupang生鲜退货政策,顾客要求退货,平台一般只退款不收货,有缺陷的产品客户自行处理。正是基于这一政策,该男子得以通过虚假退货,非法获得大批商品,随后又以折扣价出售给第三方,继续牟取私利。
对卖家来说,这种退货欺诈不仅会让其财货两空,还可能影响其店铺评分、绩效考核等,最后还得花费精力申诉,简直是无妄之灾。
二、平台收紧规则
其实,针对类似的买家恶意网购行为,电商平台一直予以重拳出击。除了对已经造成损失的买家给予适当惩罚,扭送机关,一些零售商也开始收紧平台规则,针对这类行为采取预防性措施。
比如今年初,德国电商平台Zalando宣布,将荷兰、德国、意大利市场的退货期限从100天缩短至30天,既提高了商品周转效率,又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已经使用过后的恶意退货概率。

Zalando缩短退货时间 图源:ecommercenews
英国在线时尚平台Asos选择给一些高退货率顾客定制退货政策,这类客户在退货时必须保留价值至少40英镑的商品,才能享受免费退货服务,否则将被收取3.95英镑的退货费用。
与此同时,为了有效遏制退货乱象,零售商们也针对性地采取更加激进的办法。比如快时尚平台PrettyLittleThing直接停用部分高退货率顾客的账户。户外用品零售商REI拒绝接受高退货率顾客的退货或换货申请,也就是说这批客户只能买不能退。

REI禁止部分会员退换货 图源:9news
同样地,今年3月起,Zalando也对频繁退货的顾客出手,直接封锁了1.05万名客户的网购账户。Zalando表示,这批用户只占比0.02%,但他们长期下大量订单,并退回大部分商品,这种行为不仅滥用了平台的免费退货政策,也影响了平台的整体运营效率。

封禁退货率过高的账户 图源:blue news
显然,这种被买家钻规则漏洞的现象广泛存在于各个零售市场,无论卖家还是电商平台,都深受其害。而解决这类问题则需要卖方不断摸索,以更加灵活的策略应对,在用福利吸引新客、用惩罚驱逐恶意买家之间,寻找一个合理的、可持续的平衡状态。
2、电商号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发现文章、图片等侵权行为,侵权责任由作者本人承担。
3、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info@dsb.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