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眼镜行业爆发,雷军手握王炸,准备引爆下一个万亿市场

李迎
2025-06-30 10:50

这一次,小米还会是那条掀翻市场的鲶鱼吗?

一、AI眼镜爆发前夜,小米入局或将引爆市场

科技圈的“风口”叙事,从未像今天这样,如此密集地指向手腕之上、鼻梁之间的方寸之地。

在智能手机增长见顶的时代,所有巨头都在寻找下一个能承载“灵魂”的硬件入口,而AI眼镜,正从科幻电影中大步走出,站在了聚光灯的中央。

这可不是空穴来风的炒作。

如果说2024年是AI眼镜的“萌芽期”,那么2025年,它将迎来第一次真正的“野蛮生长”。

根据行业分析机构的最新预测,2025年全球AI眼镜市场预计将迎来惊人的130%同比增长,总销量达到350万副。

而在这场全球竞速中,中国市场再次扮演了“领头羊”的角色,出货量预计将达到275万副,同比增速高达107%,几乎占据了全球市场的半壁江山。

市场的热度,最直观地反映在电商平台的销售曲线上。

就在刚刚过去的“618”大促中,部分主流电商平台的AI眼镜及相关智能眼镜品类,成交量同比暴涨超过800%。这背后,是价格壁垒的悄然瓦解。

去年,一个新锐品牌“闪极科技”(Sharge)横空出世,其推出的主打性价比的AI眼镜,已将价格下探至千元以内,在这个过去被视为高端小众的市场中,硬生生撕开了一道面向大众的口子。

只可惜的是,在首批产品到货后,闪极AI眼镜因各种各样的缺点被消费者吐槽,这也导致了喜爱智能眼镜的消费者更加期待能有更多大厂加入研发。

图片

图源:小红书

而在今年年初,DeepSeek的爆火带动了AI技术开源的积极性,AI眼镜的技术成本有望进一步下降,利好更多企业往里扎堆。

市场在沸腾,技术在铺路,消费者在观望。一切,仿佛都在等待一个能够“一锤定音”的玩家入场。

就在今天,小米集团创始人雷军在社交媒体上高调宣布,将于6月底召开备受瞩目的小米YU7新品发布会,并且雷军提到“还有很多重磅新品同场发布”

图片

图源:微博

据科技圈知名爆料博主透露,其中的一款产品,正是小米首款真AI眼镜,类似Meta雷朋,一款目前全球范围内卖得最好的AI眼镜。

也就是说,小米AI眼镜也将是一款集摄影录像AI语音交互音频播放等核心功能的“全功能AI眼镜”。

图片

图源:微博

消息一出,市场的期待值瞬间被拉满。

毕竟,在此前手环、手表、耳机等更多智能穿戴领域,小米已经展现出非同一般的“性价比”优势。许多年轻消费者都在期待以一个震惊所有人的价格得到这样一款的AI眼镜产品。

当然,许多本身就了解这一品类的科技爱好者对价格不抱有太大的期待,毕竟成本摆着这,他们更好奇的是:这并不是小米今年的首款智能眼镜产品,它与之前一季度发布的产品有什么不同?

二、小米“真”AI眼镜有什么不同?

前面说到“首款”,肯定有一些米粉好奇:“不对啊,我几年前就听说过小米智能眼镜,甚至身边有朋友已经买来用过。”

没错,小米此前确实推出过几款智能眼镜产品,例如“米家智能音频眼镜”。但关键在于,那些产品与我们今天讨论的“小米AI眼镜”,有着本质的区别。

图片

图源:微博

首先,此前的产品,大多归属于“米家(Mijia)”品牌。米家定位的是小米生态链中的智能家居和生活好物,主打性价比和实用性。而此次爆料的新品,将首次以“小米(Xiaomi)”主品牌命名。

其次,以往的米家眼镜,其核心是“音频”。即使可以连接手机使用各种AI应用,本质上也就是个“眼镜形态的蓝牙耳机”。

这里就不得不给大家科普一下,所谓的AI眼镜、音频眼镜、AR以及VR眼镜到底有什么区别:

VR眼镜,代表产品PICO VR,主打沉浸式体验,通常需要连接主机或内置强大的计算单元,重量普遍超过200克。

它们适用于游戏、影视等封闭场景,但佩戴笨重、价格高昂,主流机型价格多在3000元以上。

图片

图源:微博

AR眼镜,代表产品Rokid AR眼镜,采用光学叠加技术,将虚拟界面与现实融合,技术门槛较高,价格多在2000-4000元之间。

它们的核心用途多为“随身巨幕”,作为手机、电脑的“外接显示器”使用,或实现简单的导航、提词器提示等。

图片

图源:B站

而音频眼镜上面提到了,功能相对单一,与蓝牙耳机类似,更注重听觉体验。

相对而言,这一类产品的价格也偏低,目前某东排名靠前的音频眼镜产品均价为600元左右。

最后则是今天的主角AI眼镜,以Meta Ray-Ban为标杆,强调轻量化多模态交互。通过摄像头、麦克风和大模型的结合,AI眼镜能够实现实时翻译视觉识别快捷拍摄等功能,定位为可高频参与日常生活的智能设备。

Meta Ray-Ban的成功,已经验证了AI眼镜的市场潜力,其销量突破百万,成为智能眼镜市场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图片

图源:小红书

不过,Meta Ray-Ban在国内几乎要卖到2700元以上,再加上国内没有直接售卖的渠道,基本要靠海外代购,这就迫使很多人望而却步。

相比之下,从Redmi手机到小米手环一直以来以“科技平权”作为自家宣传口号的小米,让消费者有一种“天然期待”。

而根据媒体爆料,小米全新AI眼镜的售价或将来到999-1299元区间,对比Meta价格直接腰斩。

关于这个价格的猜测,媒体表示要得益于国内极其成熟的供应链体系。

例如,AI眼镜的摄像头模组可以由舜宇提供,显示模组则可以来自京东方,至于整机代工,此前已有爆料将会交给在穿戴设备领域经验丰富的歌尔股份

这些都是国内乃至全球顶级的供应商。以至于有网友感叹:“小米又发挥了它的优势,做产品跟当年做手机一样简单。”

三、你,真的需要一副AI眼镜吗?

技术的热潮与巨头的入局,固然让人心潮澎湃。但冷静下来,我们必须回到那个最本质的问题:在手机和耳机都已经足够强大的今天,我们真的需要额外为鼻梁增加一份“负担”吗?

从适用场景和用户画像来看,AI眼镜确实为特定人群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便利:

如果你是跨境从业者/语言学习者,那AI眼镜将是你的王牌工具。Meta Ray-Ban已支持超过50种语言的互译,如果小米能够接入像DeepSeek-R1这样强大的本土大模型,其在中文方言、复杂语境下的翻译表现,尤其值得期待;

如果你是短视频创作者/Vlogger,你也的确需要一个设备来帮你以更好的“解放双手”的方式来记录你的第一人称视角。无论是烹饪骑行还是手工制作,AI眼镜提供的第一视角拍摄,能带来无与伦比的沉浸感和真实感,为你赢得更多点赞的可能;

如果你是视障人群,AI眼镜则也有其关怀属性的存在,通过摄像头捕捉前方的红绿灯、障碍物、公交车线路,再通过语音实时播报,优秀的AI眼镜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成为视障人士的“眼睛”;

而如果你是效率极客/商务人士,AI眼镜可以作为随身的“AI秘书”,将会议内容实时转写成文字纪要、语音创建待办事项和日程提醒、快速识别名片信息……

当然,如果你的需求仅仅是听歌、导航、查信息等,其实这些需求,“手机+无线耳机”的组合已经能完美解决。多戴一副需要充电、需要配对的眼镜,在新鲜感过后,可能真的会成为一种负担。

更重要的是,即便你属于上述“刚需”人群,也必须正视当前AI眼镜普遍存在的痛点。而小米能否破局,关键就在于它能否在解决这些行业难题上。

比如续航与发热问题,这是连Meta都还没能解决的难题,以Meta Ray-Ban Stories为例,在开启摄像头和AI功能全力运行时,续航时间仅为2小时左右,且镜腿部分会有明显的发热。

正如一位资深产品经理所言:“AI眼镜目前仍是一款‘尝鲜产品’,它需要通过更多真实场景的检验,来打磨和提升其实用价值。”

如果小米AI眼镜只是简单复刻Meta Ray-Ban的功能,再贴上一个诱人的价格标签,那么它很可能重蹈许多“参数亮眼,体验拉胯,最终吃灰收场”的智能硬件的覆辙。

小米真正的破局点,在于重构“性价比”的逻辑。这里的“性”,不只是硬件性能,更是场景体验;这里的“价”,不只是销售价格,更是用户价值。

1、该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电商派观点或立场,文章为作者本人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2、电商号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发现文章、图片等侵权行为,侵权责任由作者本人承担。
3、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info@dsb.cn
相关阅读
6月27日消息,小米人车家全生态发布会日前举办,发布会上,小米AI眼镜发布,标准版售价1999元,单色电致变色版2699元,彩色电致变色版2999元。称,小米AI眼镜定位是面向下一个时代的个人智能设备,随身的AI入口。重量只有40g;1200万像素第一人称相机,可以随时拍照、拍视频,支持三方APP视频通话、视频直播;随身AI入口,内置超级小爱,可语音控制拍照、录像,语音问答,扫码支付等等。
不愧是资源整合大神,什么赛道供应链趋于成熟了,小米就在什么赛道崛起了。
11月13日消息,小米正计划推出新一代AI眼镜,数月前已与歌尔合作,该产品预计于2025年Q2发布。对于这款产品的出货量,的预期“在三十万台往上”。据了解,小米AI眼镜将“全面对标Meta Ray-ban”,搭载AI功能、音频耳机模块、摄像头模块,并将以小米自有品牌形式发布。
12月26日消息,据界面新闻,小米正在着手搭建自己的GPU万卡集群,将对AI大模型大力投入,小米大模型团队在成立时已有6500张GPU资源。一名知情人士表示,该计划已经施行数月之久,在其中扮演了重要的领导角色。“在AI硬件这件事情上,最核心的是手机而不是眼镜,小米在这个领域不‘all in’是不可能的。”对此,截至发稿小米暂未置评。
2月28日消息,小米15 Ultra暨小米SU7 Ultra新品发布会日前举办,小米集团CEO发表演讲。他表示,小米坚持技术立业,2021-2025年,预计五年研发投入1050亿元,2025年预计达300亿元,AI及相关业务将占四分之一。
2月13日消息,元宵节直播过程中谈及近日DeepSeek引发的又一波AI热潮,表示,DeepSeek确实很火,学会使用AI工具可以大幅度提升工作效率,AI时代人人都要学习AI
2月24日消息,小米创办人、董事长兼CEO在微博表示,小米首款AI专业办公笔记本REDMI Book Pro 16 2025将于本周四发布,并且发布即开售。
2月18日消息,结束民营企业座谈会后,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接受了总台央视专访。表示,小米创业的15年来,一直聚焦在手机、汽车、智能家居、智能制造这些领域。要下决心把最新的,像AI技术怎么能够落地到我们各个终端产品上,能够让消费者体验科技带来的美好生活,怎么在拓展国内市场的同时能够放眼全球,提高中国产品在全球的影响力。
:“小米在AI领域不‘all in’是不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