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批千万网红被封杀,彻底玩完
一旦触碰红线,再庞大的流量帝国,也会瞬间土崩瓦解。
打开手机,刷几条短视频、看一场直播带货,如今已成为多数人空闲时间的日常,学生和职场人以此消遣假日时光、缓解压力,就连老年人也开始通过这种方式学做菜、买东西。
近几年来,随着各类社交与短视频平台遍地开花,互联网网民数量持续增长,几乎覆盖了各个年龄层与行业,形成了庞大的互联网用户生态。
而在这股互联网浪潮下,网红行业迎来了爆发式增长。各类网红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凭借直播带货、广告合作等方式赚了个盆满钵满,成为大众眼中的流量宠儿。
可与此同时,网红圈也在频频上演塌房戏码,前一天还在镜头前营造完美人设,第二天就因为负面新闻冲上热搜,曾经的粉丝纷纷脱粉回踩,口碑一夜崩塌。
他们塌房的理由五花八门,有的是直播带货被曝造假、刷单,引发消费者不满;有的是日常言行缺乏约束、口无遮拦失了分寸;更严重的,还有突破法律边界,出现违法行径……
这些负面案例,与网红行业蓬勃发展的现状形成强烈反差,堪称冰火两重天。
1.千万网红接连塌房,翻车理由各不相同
尤其近期,不少粉丝量破千万的知名网红,也因上述各类问题陆续塌房,让“网红行业合规化”相关的话题再度成为热议焦点。
近日,山东青岛刘女士向媒体曝光了一起网红带货翻车案例。她表示,自己支付30万佣金,委托某短视频平台千万粉丝网红“李辰轩”带货,最终销量却为 0 元。
据了解,今年 5 月,刘女士经营的化妆品公司与杭州伊零依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现名陕西伊卡依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进行接洽。
对方称,其公司正代“李辰轩”招商,并出具了授权书,刘女士公司出于对“李辰轩”的信任,很快与该公司签约,并支付 30.3 万元作为佣金。
按照合同约定,两个月内需完成 105 万元销售额,若未完成可协商补播或按比例退款。
但离谱的是,直播当晚居然0成交。对此,涉事公司解释为“主播遭恶意刷单”,刘女士提出终止合同,对方以流程为由拖延退款,至今仅退回 1 万元。



图源:大参考
后来,刘女士赶往杭州报案后才得知,该公司已被多人状告,属于惯犯。
经过查询发现,杭州伊零依文化传媒有限公司2021 年 6 月成立,曾两度更名,今年 8 月 16 日至 9 月 22 日经历 6 次庭审,还新增两条开庭公告,均是因为服务合同纠纷。
目前,该公司已从杭州迁至西安,法人代表杨勋华四次被限制高消费。同时,涉事网红“李辰轩”的抖音主页作品已清空。

图源:快手

图源:抖音
值得注意的是,“李辰轩”曾是快手主播“祁天道”(孟凡斌)徒弟,而“祁天道”夫妇 2019 年因诈骗罪获刑,出狱后复出又陷入低俗争议,账号被封。
除了“李辰轩”,蓝战非、张雪峰、嘎子哥(谢孟伟)等千万级网红也在近期大翻车,揭开了流量光环下的行业隐忧。
游戏主播转型旅游博主的蓝战非,因过往直播语录被翻出引爆舆论。
他曾放言,“你们是真的不知道抖音顶流有多赚钱”“如果我全身心商业化,一年能赚天文数字,九位数都小看我”,还称“赚的钱一辈子花不完”,这番炫富言论迅速引发大众对网红收入合理性的质疑,并使其陷入宣扬享乐主义的争议。
很快,他的抖音、小红书等账号被禁止关注,千万粉丝矩阵遭受重创。尽管蓝战非回应称,相关言论是“旧话重提”,却也未能平息舆论,最终还是为自己的口无遮拦付出了代价。

图源:抖音

图源:快手

图源:小红书

图源:B站
另一边,“升学导师”张雪峰的翻车同样源于口无遮拦。早年间,张雪峰曾直言,文科专业都是服务业,总结成一个字就是舔,矮化千万从业者引发众怒;面对考生咨询新闻学,更放话闭眼摸专业都比新闻好,非要报就打晕,遭高校院长公开反驳。
而今年,他的言论争议再升级。9 月 3 日阅兵期间,张雪峰称 “若祖国统一战争爆发、枪声一响,个人将捐 5000 万,公司再捐一个亿”,被指消费爱国情怀。
目前,张雪峰在各大平台的账号均被禁止关注,仅旗下带货账号仍在运营。

图源:抖音

图源:快手

图源:小红书

图源:B站
更夸张的还有,童星出身的嘎子哥(谢孟伟),因违法身陷囹圄。
2020 年,他就因销售贴牌假酒被市场监管总局通报;2025 年 8 月,前民警“反诈老陈”质疑其直播间售价 699 元的“酷派 X60 手机”非正品,称官网及自营店均查无此款。虽酷派官方确认该手机是待上架正品,但反诈老陈发现产品 3C 证书已过期,且订单遭卖方擅自拦截召回,嘎子哥“资质齐全”的说辞似乎并不成立。

图源:微博
这一打假事件的舆论尚未完全平息,嘎子哥便再陷风波,其因穿警服直播带货,被依法行拘七天。同时。粉丝量超1100 万的快手账号、400 多万的抖音账号也接连遭到封禁。

图源:快手

图源:微博
而近日,有媒体发现,嘎子哥疑似开设新号并发布多条视频,但很快,他的小号再次被禁言,无法发布作品。


图源:抖音
言论失度、商业失信、违法违规,这些千万粉丝网红的接连翻车,将网红行业的隐忧摆在了台前。
流量具有脆弱性,网红们纵使拥有千万级粉丝体量,若罔顾公序良俗、突破法律底线,再旺的人气也会瞬间崩塌。
2.网红行业的遮羞布,已经彻底被掀开
流量时代,网红的言行边界与商业底线,终究是不可逾越的红线。
这道红线不仅是社会公序良俗的具象化,更是维系行业健康与公众信任的基础,一旦跨越,即便身处流量顶端,也会瞬间失去立足之地。
尤其对粉丝量突破千万的网红来说,流量会将其言行的传播效应无限放大,一句不当言论,就可能引发错误价值观扩散;一次违规带货,会让无数消费者蒙受巨大的损失。
这种“放大效应”在他们翻车时,更会让后果更具破坏性,形成连锁反应。这种情况下,个人账号被封禁、粉丝信任崩塌只是冰山一角,更严重的是会冲击公众对整个网红行业的认知,导致行业口碑集体下滑,甚至让合规从业者的努力也被连带质疑。
这样的连锁伤害一旦形成,便难以逆转。
当然,深挖这些千万级网红接连翻车的根源,不难发现背后早已存在多重失衡与漏洞。
一方面,流量变现的速度远超想象,从直播带货到商业代言,短时间内就能实现巨额收益,这种“快钱效应”很容易让部分人迷失方向,忽视对自身言行的约束,也丢掉了对商业规则的敬畏之心。
另一方面,行业规范的完善速度跟不上业态发展的脚步,网红行为的界定标准、商业活动的监管细则仍存在模糊地带,再加上部分领域监管存在滞后性,未能及时形成有效震慑,最终导致一些人在利益诱惑下突破底线,陷入集体失序的困境。
如此看来,无论粉丝体量大小,所有网红都该明白,流量是把双刃剑,只有守住言行边界、恪守商业底线,才能让影响力走得长远。同时,行业与监管层面也需及时补位,通过完善规则、强化监督,为流量时代的健康发展加固防线。
在这里,电商派也希望,能早日看见网红行业摆脱流量至上的浮躁,回归内容与价值本身,形成言行有约束、商业有规范、发展有底线的健康生态。
2、电商号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发现文章、图片等侵权行为,侵权责任由作者本人承担。
3、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info@dsb.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