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军怒怼网友,彻底急了

科技头版
2025-11-06 20:10

网友:少点营销,多点真诚。

雷军的自信 ,似乎正在逐渐回归。尤其是在YU7全网首拆视频发布之后。

11月6日,有博主发布了小米YU7和Model Y的对比视频,并且从测试中得出结论,认为小米YU7在众多方面都远超特斯拉Model Y。随后雷军对这一视频进行了转发。

但有网友站出来质疑,甚至表示: “(小米)也就只敢和Model Y比。”

对此,雷军反问道:“您建议我们和哪款产品比比?”

watermark,image_d2F0ZXJtYXJrLnBuZz94LW9zcy1wcm9jZXNzPWltYWdlL3Jlc2l6ZSxQXzEy,g_south,t_55,x_1,y_20

图源:微博

雷军的这一回应, 有网友直呼霸气。

雷军的表态,再次将小米汽车直接置于与特斯拉对标的擂台上。 这不仅展现了小米的野心,更彰显了小米对自己产品的自信。

然而,对于雷军的这一举动,部分网友觉得是小米的营销,表示小米还是先好好提升产品的安全品质。

这么看来,大众还是没有从小米SU7车祸爆燃的事故中缓过来。在此背景下,雷军 对 小米YU7和Model Y 对比视频的转发,并没有打消大众对小米汽车品质的担忧,反而加剧了部分公众的质疑。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小米汽车还有很远的路要走。

雷军回应小米汽车打败特斯拉

11月5日,一位博主在社交平台上发布了一条特斯拉Model Y和小米YU7的动态对比测试视频。

watermark,image_d2F0ZXJtYXJrLnBuZz94LW9zcy1wcm9jZXNzPWltYWdlL3Jlc2l6ZSxQXzEy,g_south,t_55,x_1,y_20

图源:微博

在视频当中,小米YU7和特斯拉Model Y一个进行了四项测试,包括麋鹿测试、加速测试、制动测试,以及避震测试。

四项测试结束后,博主的结论是:“YU7麋鹿更稳,加速不落下风,刹车也更有安全感和舒适性。”在舒适性方面,博主认为小米YU7更是超越了Model Y。

但在测试视频的评论区中,相当一部分网友对此结果表达了质疑。

11月6日,雷军转发了测试博主发布的这条视频,并且配文称:“我仔细看了小米YU7这段驾驶性的评测视频。YU7 定位高性能豪华SUV,运动中兼容舒适,也欢迎更多行家和媒体朋友们详细评测。”

雷军的转发,让对小米汽车存有质疑的网友再次站了出来,表示:“(小米) 也就只敢和Model Y比。 ”

随后雷军回应道:“ 您建议我们和哪款产品比比? ”雷军的回答,让一众米粉直呼霸气。

值得一提的是,在雷军转发的评论区中,有网友表示:“跟头部比较就可以了,其他不必理会。”言外之意是,小米YU7的目标就是对标乃至超越特斯拉Model Y。

对此,雷军给予了肯定。毫无疑问,对标特斯拉、超越特斯拉,同样是雷军想做的。

watermark,image_d2F0ZXJtYXJrLnBuZz94LW9zcy1wcm9jZXNzPWltYWdlL3Jlc2l6ZSxQXzEy,g_south,t_55,x_1,y_20

图源:微博

这并不是雷军第一次直接展现自己在汽车行业的野心。可以说,雷军自从决定造车以来,所瞄准的对象一直就是特斯拉。

早在闭门共创会上,雷军的造车团队就明确了自己的目标:做豪华版的特斯拉,像素级对标特斯拉。

这一点,在小米的首款车——小米SU7上体现得淋漓尽致。

SU7标准版和Pro版直接瞄准了特斯拉Model 3。

在性能与续航方面,特斯拉是行业标杆。这也是小米汽车首先要突破的一点。为此,小米汽车在核心的三电系统(电池、电机、电控)上投入了大量研发,自研了高性能电机。小米SU7 Max版还采用了双电机全轮驱动,总功率高达495kW(约674马力)。

与此同时,小米SU7标准版实现了CLTC续航700km,比特斯拉Model 3 后驱版多了近100km。

在价格上,小米采取了更为激进的策略。在性能超越对标特斯拉车型的情况下,价格却更为实惠。

小米SU7的不同版本设定,都存在潜在的战略目标。标准版通过更低的价格吸引预算敏感的消费者,而Pro版则以与Model 3入门版相同的价格,提供了更长的续航里程,让消费者直观感受到“加量不加价”。 这样的市场策略,小米同样将其运用在小米YU7和特斯拉Model Y的对标上。

雷军在发布会上说:“特斯拉敢发战书,咱就敢比,我们小米就是不服输。”

从那时候起,小米汽车就已经和特斯拉彻底杠上了。

小米汽车的十字路口

对标行业top,是小米一贯的发展策略。就像小米手机对标苹果,如今小米汽车对标特斯拉,正是将自己在手机领域的那一套搬运过来了。

特斯拉在电动汽车领域是标杆。小米通过直接对标,可以快速在消费者心中建立起高端、科技的品牌认知,这是一种非常高效的“借势定位”。

对于小米自身来说,对标特斯拉意味着在性能、续航、智能化等核心参数上有了清晰的追赶目标。

但这也给小米汽车带来了新的挑战。高调宣布对标行业top,这对一个初入汽车行业的选手来说,有着极大的风险。

一方面,消费者会以特斯拉标准来要求小米,任何不足都容易被放大;另一方面,初期小米不可避免地会被部分舆论视为“模仿者”,后续想再撕掉这层标签,需要付出更大的代价。

不过小米也在打造自己区别于特斯拉的创新之处。得益于此前在电子产品领域的耕耘,小米汽车深度整合了小米智能生态,支持米家设备无感上车,从而打造“人车家全生态”闭环。

从市场情况来看,此前,小米汽车的市场表现非常突出。尤其是小米YU7 1小时大定近30万辆的成绩,更是展现出小米汽车发展的强劲势头。

watermark,image_d2F0ZXJtYXJrLnBuZz94LW9zcy1wcm9jZXNzPWltYWdlL3Jlc2l6ZSxQXzEy,g_south,t_55,x_1,y_20

图源:微博

然而,自从小米SU7车祸事故以来,小米汽车的口碑急转直下。这场事故及后续的一系列事件,给小米汽车的品牌形象与信誉带来了巨大打击。

从当前的舆论风向来看,小米汽车正面临一场严重的信任危机

这起事故引发了消费者对小米汽车品质的深切担忧。毫无疑问,这也影响着小米汽车的销售前景和市场信心。

或许正因如此,小米亟需通过积极的举措来打消消费者疑虑、重振市场信心。

近期发布的小米YU7全网首拆视频,以及与特斯拉Model Y的对比评测,都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这一作用。雷军本人也亲自转发了这些内容,为传播助力。

watermark,image_d2F0ZXJtYXJrLnBuZz94LW9zcy1wcm9jZXNzPWltYWdlL3Jlc2l6ZSxQXzEy,g_south,t_55,x_1,y_20

图源:微博

雷军亲自下场为这些“硬核内容”背书,极大地强化了传播声量,也彰显了小米对自身产品的信心。

但市场对于小米汽车的质疑声,并没有那么快散去。小米需要做的还有很多。关键就在于,未来小米汽车能否顶住舆论压力,提供经得起检验的产品了。

1、该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电商派观点或立场,文章为作者本人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2、电商号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发现文章、图片等侵权行为,侵权责任由作者本人承担。
3、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info@dsb.cn
相关阅读
和凡客诚品创始人陈年,这对相识28年的好兄弟,早已结下过命的交情。
小米失算了
演讲和小米新品发布没能提振小米股价。
实至名归,是干大事的人。
9月18日消息,小米创办人、董事长兼CEO今日发布微博,对即将到来的东风汽车第6000万台下线送上祝贺,并祝全新岚图梦想家正式发布。称,小米是新能源汽车新人,东风是老大哥,小米要向东风多学习,并希望能与东风有更深的合作。
小米“应届生计划”的目标,就是用10年时间让应届生中的佼佼者成为技术专家,或者成为总经理。表示,应届生是小米生生不息的未来。应届生的培养是关乎小米未来十年发展的头等大事,是集团最重要的战略性工作。
表示,会把小米汽车品质和体验打磨到足够好的阶段,再正式上市。
在武汉大学校友企业家联谊会十周年纪念活动暨第九届珞珈校友论坛(企业家专场)现场,小米公司董事长兼CEO受聘为“中国光谷全球首席顾问”。
1月30日消息,据新浪科技,小米创始人今日发布内部信,宣布成立两个集团治理专业委员会,分别为集团经营管理委员会、集团人力资源委员会。其中,集团经营管理委员会由业务相关的集团高管、各个事业部负责人及营销体系战区负责人组成,统筹管理业务战略、规划、预算、执行及日常业务管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