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住流量密码,中老年品牌在TikTok爆卖

跨境必读
2024-07-24 17:18

一、产品走红TikTok

谈到服装类目在TikTok上的目标人群,不少人自动代入的便是Z世代群体。毕竟这一群体乐于接受新事物,是社媒营销的主要参与者。不过,这次我们要讲的品牌却反其道而行之,将目标对准了中老年群体

作为一家成立于美国的中高端服装品牌,Cut Clothing旗下产品线涵盖商务男装、商务女装等,产品均为T恤、衬衫、短裤、外套等纯色基本款,主打一个舒适耐穿,设计和产品线都极为简单。因此从品牌定位来看,Cut Clothing的目标受众就不会是新潮的年轻人。

图片

产品款式简单 图源:Cut Clothing

而Cut Clothing这些产品恰恰备受中老年群体的青睐,因为这类人具有一定经济实力,但日常中并不会花费过多时间在穿搭上,这时实用、有质感、能彰显品味的服装就成为了最佳选择

为了进一步打开市场知名度,利用社媒营销是必不可少的一环。鉴于产品的特性,Cut Clothing选择与15位微小型量级的TikTok网红合作,这些网红的粉丝受众与品牌受众一致,均为高收入中老年男性。

图片

TikTok网红带货视频 图源:TikTok

在具体的营销手段上,这些网红每月会围绕特定的主题制作1-2个相关穿搭视频,再配上15%的独特折扣代码,让粉丝受众看到视频后产生购买欲。据统计,该活动在20-30条视频中获得了超过10%的互动率,同时CPA低于120美元

可以说,在年轻消费群体占领TikTok高地的现状下,Cut Clothing采用的网红营销策略是相当成功的。

二、网红营销新思路

坦白来讲,随着小网红营销的兴起,正有越来越多的品牌转向更小、更细分的网红达人来带货。尽管这些小网红的粉丝体量不如那些大网红,但通过与更具针对性的受众互动,也能让我们的营销爆发流量。

在TikTok上,与网红带货的合作层级下沉趋势也非常明显。除了占比较大的腰尾部网红,0-10k的入门级网红占比达到19%,甚至还有很多百粉左右的带货网红频道。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是小量级网红更容易接受纯分佣的合作方式,合作成本较低。

图片

TikTok美区带货网红量级 图源:Nox聚星

除了前面所讲的Cut Clothing,诸如此类通过与微小型网红合作带货,获得大量曝光度的品牌案例也是数不胜数。

有着“手机壳中的爱马仕”之称的CASETiFY此前在TikTok上先后发起几场网红营销活动,其中一场的营销主力就是小网红,他们制作了围绕跌落测试、秋季照片转储以及“我订购的和我收到的”等主题视频,这场活动共收获了28个视频,产生了400万次观看,每千次展示费用为 9.59 美元。

图片

网红带货CASETiFY 图源:TikTok

其实在目前僧多粥少的网红带货市场,品牌寻找合适的网红达人机会较多。仔细观察可以发现,吸引合适人群、网红账号定位等是品牌寻找小量级网红的关键因素。相比于明星代言、大量广告曝光等,这是一种新营销方式。

因此,各位卖家在出海途中不必过分关注粉丝数和视频的播放量,可以将目光对准这类小量级网红,争取实现低成本高转化。

1、该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电商派观点或立场,文章为作者本人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2、电商号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发现文章、图片等侵权行为,侵权责任由作者本人承担。
3、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info@dsb.cn
相关阅读
TikTok是一个充满机遇的平台。
现在的选品,不仅拼实力,还拼创意。
7月10日消息,对于最近发布的一篇基于匿名、不知情信源的“独家”消息,TikTok回应称:与事实不符。据悉,上述消息称,TikTok正在开发一款仅面向美国用户的独立应用程序,将“使用与全球版本不同的算法和数据系统”。TikTok没有在回应中做详细说明。
在墨西哥市场,TikTok电商势力将全面铺开。
对于TikTok而言,必须想办法分散风险了。
TikTok之后,美国直播电商又迎来一位重量级选手。
7月8日消息,据市场消息,TikTok正为美国用户开发全新版应用程序,作为即将出售美国业务计划的一部分。这款新应用计划于9月5日上线美国应用商店,现有TikTok应用将继续可用至2026年3月,但相关时间仍可能调整。对此,TikTok发布公告称,路透社最近发布的一篇基于匿名、不知情信源的“独家”报道与事实不符,但没有在回应中做详细说明。
7月8日消息,TikTok Shop发布欧盟电池新规合规指南,要求所有在欧盟销售电池或含电池产品的卖家必须在2025年8月18日前完成EPR注册并提交编号。生产者需在各国分别注册,非生产者需提供供应商EPR编号。新规涵盖所有类型电池,包括内置/外置、可充电及二手电池。7月中旬平台将上线"电池资质中心"工具便于提交资料,逾期未合规商品将被下架,并可能面临各国行政处罚。德国等市场还要求按品牌单独注册,卖家需提前准备相关材料。